[实用新型]一种电容感应型手势检测装置及其电容感应型触控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1445.X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6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程君健;翟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元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1 |
代理公司: |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感应电极 触控区域 间隔排列 本实用新型 电容感应 触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感应型触控阵列,包括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和在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三触控感应电极和第四触控感应电极。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四触控感应电极围绕成触控区域,所述第一至第四触控感应电极在所述触控区域的边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感应型手势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容感应型触控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电器产品如家用电器等需要配置手势检测等人机交互装置。现有的检测手势检测装置多采用红外检测的方式,图1为现有的红外手势检测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红外手势检测装置100包括两组红外收发器,红外发射器110和红外接收器111组合为一组红外收发器,红外发射器112和红外接收器113组合为另一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在红外手势检测装置中设置多组红外收发器。红外手势检测装置100工作时红外发射器110和112 持续发射红外波,当人手或其他物体移动到该组的红外发射器正前放并且距离红外发射器小于一定范围时,红外波会被人手反射并被该组的红外接收器接收,这样就能够检测到人手的位置。经过对多组红外收发器接收到信号的分析就能够判断出人手的挥动方向从而辨别出人的手势。
现有的基于红外发送接收器组成的手势检测装置的每对红外发射接收器只能检测其垂直方向上是否有近距离的物体,对人手在两对传感器之间的位置是无法判断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手势检测的位置精度需要安装多对传感器,这导致整个装置的元器件成本较高。另外,红外传感器只能检测近距离有无物体遮挡,对于这个物体是人体还是其他物件也是无法判别的,这在实际应用中时常会出现由于其他物件的遮挡导致误触发。
在现有的检测手势检测装置中,有一些采用电容感应的方式,多应用于感应按键和触摸板。感应按键使用的是一维坐标,触摸板使用的是二维坐标,这两者均需要实际触摸到装置界面,无法通过电容感应到触摸物的接近,即无法应用到人的手势检测和判断上,因此其应用的方面和领域范围很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容感应型手势检测装置及其电容感应型触控阵列,以实现诸如人手的导电触摸物的灵敏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感应型触控阵列,包括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和在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列的第三触控感应电极和第四触控感应电极。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四触控感应电极围绕成触控区域,所述第一至第四触控感应电极在所述触控区域的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区域为矩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四触控感应电极的形状为条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四触控感应电极的长宽比为 10:1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四触控感应电极电性隔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间隔排列的第五触控感应电极;和/或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三触控感应电极和第四触控感应电极间隔排列的第六触控感应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包括第五触控感应电极和第六触控感应电极时,所述第五触控感应电极和第六触控感应电极分别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电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细导线,其中所述第五触控感应电极和第六触控感应电极的细导线相互交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容感应型手势检测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容感应型触控阵列、电容检测电路和处理器。电容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容感应型触控阵列,用于连续地检测每个触控感应电极上的多个分布电容;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元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元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14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