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两端面形状不同的杆类部件的正反向识别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31207.9 | 申请日: | 201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0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毕俊;沈霓;邓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47/248;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高炳龙 |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端面 形状 不同 部件 反向 识别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两端面形状不同的杆类部件的正反向识别输送装置,其包括台架,台架上设置有直线气缸和旋转气缸,直线气缸的中心轴线与旋转气缸中心轴线垂直,直线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导气管针,导气管针的中心轴线与直线气缸的中心轴线平行,导气管针内设置有压强传感器,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载板,载板的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杆类部件的定位槽,定位槽的底面加工有用于推出待测杆类部件的进气孔,定位槽的位置与导气管针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杆类部件的正反向的自动识别和旋转输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杆类部件的正反向识别输送装置,属于自动化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两端面形状不同的杆类部件的正反向识别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装配的不断普及,各类零部件的输送、装配效率大大提高,对于某些杆类部件,其可能存在两端面的形状不一致,如其一侧端面为水平面,另一侧端面上加工有凹槽或者凸台,此时由于普通的自动化装配中的输送装置不包括判断杆类部件的正反向的装置,故当杆类部件输送时,则需要增加人工调整杆类部件的正反向这一工序,人工方式显然降低了自动化装配线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两端面形状不同的杆类部件的正反向识别输送装置,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够实现杆类部件的正反向的自动识别和旋转输送,人工只需将杆类部件放置于本发明即可,无需判断其置入的正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用于两端面形状不同的杆类部件的正反向识别输送装置,其包括台架,所述台架上设置有直线气缸和旋转气缸,所述直线气缸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气缸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直线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导气管针,所述导气管针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直线气缸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导气管针内设置有压强传感器,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载板,所述载板的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杆类部件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面加工有用于推出待测杆类部件的进气孔,所述定位槽的位置与所述导气管针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当测试待测杆类部件时,所述定位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气管针的中心轴线的共线;当输送待测杆类部件时,所述定位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气管针的中心轴线的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气管针包括导气管本体和与导气管本体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导气管本体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压强传感器的沉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气管本体为阶梯轴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通孔的上端通过气管连接气压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气孔通过气管连接气压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定位槽的槽深大于测杆类部件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定位槽的横截面形状与测杆类部件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压强传感器、所述旋转气缸和所述气压机均与逻辑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向杆类部件的端面吹气,利用压强传感器感应由于杆类部件不同端面形状造成的不同压强值从而实现杆类部件正反向的判断,然后通过旋转气缸配合气压机实现了杆类部件的排出,从而避免了人工判断杆类部件的正反向的工序,提高了杆类部件自动化输送的效率;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导气管针和定位槽的结构设计,方便了测试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两端面形状不同的杆类部件的正反向识别输送装置的剖视图;(识别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1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