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1142.8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7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庞观艺;李智;熊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0;E03F3/04;B01D21/0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城市 雨水 净化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系统,排水管的一侧设有池体,池体内设有将池体划分为靠近排水管的净化池以及远离排水管的清水池的挡板;池体上表面的一侧设有边框,边框的内壁侧与池体的内壁侧相平齐;挡板朝向池体开口的一侧位于边框远离池体一侧的下方;排水管上连接有倾斜的截流管;截流管的上端设于排水管上,截流管的下方位于净化池上方;排水管上设有阀门,阀门位于截流管与排水管连接处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储存雨水浑浊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再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的建筑物,楼顶的边沿处通常安装有竖直的排水管,排水管位于建筑物外壁的一侧,当雨天时雨水沿排水管排出,落至地面上,再沿地面流动至地面上的排水口处,最终通过排水口排出。
现有技术中,为了经排水管排出的雨水进行收集,通常在排水管的正下方设置有储水池,通过储水池实现了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但是,通常建筑屋顶以及管道内壁上在日常生活中堆积有较多的尘土;这些尘土在雨天时,尘土遇水后形成泥渣,,使得排出的雨水较为浑浊,泥渣沿排水管和雨水一起冲至储水池中,从而使得储水池储存的水较为浑浊,故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系统,具有降低储存雨水浑浊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系统,包括排水管,排水管的一侧设有池体,池体内设有将池体划分为靠近排水管的净化池以及远离排水管的清水池的挡板;池体上表面的一侧设有边框,边框的内壁侧与池体的内壁侧相平齐;挡板朝向池体开口的一侧位于边框远离池体一侧的下方;排水管上连接有倾斜的截流管;截流管的上端设于排水管上,截流管的下方位于净化池上方;排水管上设有阀门,阀门位于截流管与排水管连接处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天时,关闭阀门,雨水沿排水管朝向地面流动被阻挡,雨水沿阀门上方一直堆积直至排水管的水位上升至截流管上端,雨水经过截流管流动,落入净化池中;雨水在净化池中沉淀,使得雨水中的泥渣沉淀在净化池底部,净化池中水满后,净化池上层的雨水漫过挡板,流入清水池中进行储存;使得泥渣沉淀在净化池中,清水流入清水池中进行储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降低储存雨水浑浊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边框两相对内壁之间设有弧形的导流桥,导流桥内凹侧朝向地面;导流桥具有一个高点以及两个低点,导流桥的高点位于弧形桥远离地面的一侧并低于边框背向池体的一侧;导流桥的一个低点设于挡板背向地面的一侧,导流桥的另一低点位于清水池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水池中的雨水漫过挡板上方后,继续向上,直至漫向导流桥的高点,最终从导流桥远离挡板的一侧流入清水池中进行存储;导流桥,同时还能起到对泥渣流向清水池中进行阻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净化池朝向排水管的一侧设有溢流管,溢流管远离净化池的一侧与排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比较急时,使得净化池中装不下的雨水沿溢流管流回排水管中,以避免雨水从池体上方的边框处满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阀门靠近地面,阀门与截流管上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截流管长度的2倍以上至4倍以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雨水进入排水管后,首先在排水管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沉淀,可以预先在排水管中沉淀一部分泥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净化池底壁上设有泡沫板,净化池上设有限制泡沫板朝向池体开口运动的限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组件解除对泡沫板的限制,泡沫板在浮力的作用下朝向边框运动,进而带动沉淀在泡沫板上的泥渣一同上升,实现将沉淀在净化池中的泥渣进行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1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