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缺血预适应训练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1119.9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6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精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A61H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血 适应 训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臂带,所述臂带右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头,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气泵、控制板和蓄电池,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与进气头连通,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壳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块、电源线、隔板、盖板、连接块、卡块、第一粘接带和第二粘接带的配合使用,使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便于使用,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能够在患者移动时进行充气,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缺血预适应训练仪。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加大,人们绝大多数都未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存在抽烟、喝酒、暴饮暴食、通宵熬夜等陋习;有些人处在亚健康状态不知如何调整,有些人得了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疾病,但没有病理症状就认为不用治疗等,使得全身血管加速损伤、狭窄,从而造成心脑等重要脏器缺血,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心脑血管类疾病在我国已成为第一死亡原因并最大患病类型,这类疾病绝大多数为老年人患病,目前在中年人甚至在青年人的群体里发病率大有增高趋势,不但大大危害了人类的健康,也给国家经济造成了极大负担,在预防此病症的方法中,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但目前常见的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在对患者肢体上的臂带进行充气时,需要将训练仪取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进行充气,患者的行动会十分不便,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具备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便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臂带,所述臂带右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头,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气泵、控制板和蓄电池,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与进气头连通,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壳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与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的表面与隔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插头的表面与固定块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与盖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盖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表面与固定块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臂带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粘接带,所述臂带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粘接带,所述第二粘接带的左侧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通过魔术贴与第一粘接带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第二粘接带相适配,所述凹槽为长方形。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顶部贯穿盖板并延伸至盖板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拉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圈,所述防护圈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块、电源线、隔板、盖板、连接块、卡块、第一粘接带和第二粘接带的配合使用,使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便于使用,缺血预适应训练仪能够在患者移动时进行充气,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凹槽,使第二粘接带能够穿过壳体,通过设置拉环,便于将盖板取下,通过设置防护圈,便于对使用者的手指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壳体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精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精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1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能效动力站自然冷却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创通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