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能效动力站自然冷却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1092.3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4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潘熙恒;华来珍;张小敏;王佚诗;田野;张小军;吴亚军;余康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F28G9/00;F28D9/00;F28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程爽 |
地址: | 2141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效 动力站 自然 冷却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能效动力站自然冷却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塔、冷却泵、冷水机组、水‑水板式换热器、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室外湿球温度传感器、冷冻泵、末端设备。通过本实用新型,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冷却塔散热量小,换热效率低,电能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厂房动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能效动力站自然冷却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多台冷却塔自由冷却系统是国内外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的技术,冷却塔供冷是利用大气自然冷源,实现了关闭制冷机的情况下,为冷却系统设备持续供冷,解决工业厂房在过度季节或冬季节能制冷需求,主要应用于中央空调机组供冷、工艺供水系统、电子工厂低温和中温供水系统中。现有厂房供冷系统在过度季节或冬季,根据末端负荷需求,加减载板换台数,板换的换热面积小,冷却塔散热量小,冷却塔风机常年处于最大转速,能量消耗大,利用率低,造成能量的浪费。就中央冷源监测与管理系统而言,主要目的在于将中央冷源系统内的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中央冷源系统的设备始终处于协同一致、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满足系统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降低运营费用,为厂务运行维护提供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与服务,使系统的投资能得到良好回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能效动力站自然冷却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冷却塔散热量小,风机旋转频率固定,效率低下,造成电能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能效动力站自然冷却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塔、冷却泵、冷水机组、水-水板式换热器、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室外湿球温度传感器、冷冻泵、末端设备,所述冷却塔出水口与冷水机组和水-水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回路进水口共同汇集成的进水管道连接,冷水机组和水-水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回路出水口共同汇集成的出水管道与冷却泵的输入端连接,冷却泵的输出端与冷却塔入水口连接,冷水机组和水-水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回路出水口共同汇集成的出水管道与冷冻泵的输入端连接,冷冻泵的输出端连接末端设备输入端,末端设备输出端连接冷水机组和水-水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回路入水口共同汇集成的入水管道,冷却塔的输入口上设置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冷却塔的输出口上设置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室外湿球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室外朝南墙壁上。
所述冷水机组一次侧回路出水口处设置冷水机组冷却水开关阀门,冷水机组二次侧回路出水口处设置冷水机组冷冻水开关阀门。
所述水-水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回路出水口处设置换热器冷却水开关阀门,水-水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回路出水口处设置换热器冷冻水开关阀门。
所述冷却塔进水管上设置有反冲洗装置。
所述冷却塔包括6台风机。
所述风机为可在低速运行的EC风机。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在室外空气的湿球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由冷冻机制冷模式切换至自由式板换制冷模式,关闭冷水机组,使用自然冷却塔作为冷源,使用水-水板式换热器进行热量的交换,节约用电量;另一方面,系统在自由式板换制冷模式下,根据冷却水进水温度与室外湿球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比较,控制冷却塔风机开启台数,以及风机转速,降低冷却水进水温度,保证冷机在最佳COP运行,实现节能降耗,同时,根据冷却水进出水水温的温差,控制冷却泵转速,降低冷却水流量,满足末端负荷需求的同时,节约用电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能效动力站自然冷却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10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