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部训练牵引器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0037.2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1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彭伶丽;黄女桐;唐举玉;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明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徐新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足部 训练 牵引 器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足部训练牵引器材,包括脚掌套、足跟套、套筒、拉绳和收绳器;脚掌套的后端通过弹力绳与足跟套连接;套筒收绳器在套筒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收绳器包括收绳轮、卷簧、控制杆和壳体;收绳轮和卷簧均设于壳体内,并且卷簧的两头分别与壳体和收绳轮连接;拉绳的中部与脚掌套固定,并且两头分别缠绕在两个收绳器的收绳轮上;控制杆活动设置在壳体上,控制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上设有与收绳轮配合并限制收绳轮的旋转方向的限位部。本实用新型穿戴极为方便,就有良好的透气性,极为轻便,具有良好的锻炼恢复效果,操作极为方便,通过控制杆上限位部对收绳轮旋转方向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牵引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足部训练牵引器材。
背景技术
足下垂是骨外科体征之一。足下垂患者的足部会呈现出自然下翻的现象,足部与小腿之间很难保持垂直状态。在矫正过程中,医生会让患者将足部向上翻,使足部与小腿保持垂直锻炼肌肉。目前,现有的足下垂康复训练主要采用手动按摩式和器械定位式,手动按摩式具有诸多不便,在康复训练阶段必须有专人进行操作,十分不便,而且对于足部翻动的方向不可控,力量不均衡,因此容易造成患者踝关节受伤。器械定位式又过于笨重,使用非常不方便,而且无法持续提供牵引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更为方便的,能够提供持续牵引力的足部训练牵引器材。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足部训练牵引器材,包括脚掌套、足跟套、套筒、拉绳和收绳器;所述脚掌套的后端通过弹力绳与足跟套连接;所述套筒所述收绳器在套筒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收绳器包括收绳轮、卷簧、控制杆和壳体;所述收绳轮和卷簧均设于壳体内,并且卷簧的两头分别与壳体和收绳轮连接;所述拉绳的中部与脚掌套固定,并且两头分别缠绕在两个收绳器的收绳轮上;所述控制杆活动设置在壳体上,控制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上设有与收绳轮配合并限制收绳轮的旋转方向的限位部。
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所述第一圆弧板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弹力带与第二圆弧板的两侧连接,使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形成筒体;所述两个收绳器分别固定在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外侧上。
所述收绳器的壳体上设有供拉绳伸入的进绳孔;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空心轴;所述收绳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空心轴的一端上;所述卷簧设置在收绳轮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并且卷簧的两头分别与收绳轮和壳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收绳器的控制杆的一端套设在空心轴另一端上,并且控制杆的另一端通过壳体上设置的通孔伸出壳体之外;所述空心轴内部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控制杆和空心轴固定;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棘齿;所述第一棘齿设于控制杆朝向收绳轮的一端面上,并且环绕轴线均布有复数个;所述收绳轮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一棘齿啮合的第二棘齿,并且第二棘齿环绕轴线均布有复数个。
所述收绳器的控制杆位于壳体内的外壁上设有限制自身滑动距离的限位凸台。
所述收绳器的控制杆位于壳体外的一端上设有杆柄;所述杆柄的周面上设有截面呈弧形的环形槽。
所述拉绳呈扁平状;所述拉绳包括与脚掌套固定的中段,以及分别位于中段两头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的长度一致。
所述脚掌套上设有供脚趾伸出的趾孔;所述脚掌套的底部内嵌有柔性托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脚掌套与足跟为分体式设计,之间通过弹力绳连接,穿戴极为方便,就有良好的透气性,极为轻便,两个收绳器的卷簧提供的持续驱动力,通过拉绳持续拉动足部,能够很好的牵引足部上翻,具有良好的锻炼恢复效果,操作极为方便,通过控制杆上限位部对收绳轮旋转方向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牵引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0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