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0014.1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4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映清 |
主分类号: | A01K97/02 | 分类号: | A01K97/02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饵 远距抛投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属于日常生活用具领域,包括存饵桶、绳锁扣、浮动板、绳环、两个绳套和两根拉绳,所述浮动板固定在两个绳套上且位于存饵桶的底部,绳环的底端与绳锁扣固定连接,存饵桶的顶端外壁上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入料口,存饵桶的顶端面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排料口,每根拉绳的一端与绳锁扣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一个排料口、一个入料口且与一个绳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人工晃动或转动钓竿将塑料桶发生晃动或翻转动作,提高了鱼饵的投放密集度和打窝效果,且不会发生钓竿打滑或折断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
背景技术
钓鱼是一种捕捉鱼类的方法,曾是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生产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钓鱼逐渐成为一种娱乐休闲活动,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与喜爱。钓鱼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包括钓竿、钓钩、鱼饵等。但传统的钓鱼方式更依赖于钓手的个人经验与水平,并不重视钓具的设计,钓具发挥的作用很小。因而不同钓手的渔获差异很大,尤其是业余钓手常常出现空竿的情况,减少了钓鱼活动的乐趣。为了提高垂钓效率,多有向垂钓点投放脱离鱼钩之诱饵的做法,俗称“打窝”。
现有的“打窝”方式通常都是一个简单的塑料桶,里面盛装有鱼饵,随之将塑料桶通过拉绳挂在钓竿上,通过钓竿的延长带动塑料桶移动,当移动到合适距离后,通过晃动或转动钓竿将塑料桶发生晃动或翻转,从而将其内部的鱼饵倒至在水塘里,但这种方式容易出现因人力掌握不到位,导致鱼饵的投放不集中,比较分散,影响打窝的效果,且钓竿容易打滑或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饵远距抛投器,包括存饵桶、绳锁扣、浮动板、绳环、两个绳套和两根拉绳,所述浮动板固定在两个绳套上且位于存饵桶的底部,绳环的底端与绳锁扣固定连接,存饵桶的顶端外壁上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入料口,存饵桶的顶端面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排料口,每根拉绳的一端与绳锁扣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一个排料口、一个入料口且与一个绳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浮动板为泡沫材质制成,并且浮动板的外径等于或大于存饵桶的内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存饵桶的底部设有两个与两个绳套一一对应的缺槽。
优选的,所述存饵桶的中端外壁上还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均匀分布的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当需要打窝时,通过将绳环挂在钓竿上,在两个绳套的作用下使浮动板将存饵桶的底部堵塞住,随后通过若干入料口向存饵桶内输送鱼饵,当鱼饵输送完毕后,随之钓竿的长度延伸带动存饵桶同步移动,当移动至合适位置时,通过将存饵桶放置水中,利用水的浮力带动泡沫材质制成的浮动板浮起,在力的平衡作用下,存饵桶会翻转呈倒置状态,浮动板位于存饵桶的上方,从而使存饵桶内的鱼饵通过若干排料口和若干入料口落至水塘内,实现了打窝作业,这种方式不需要人工晃动或转动钓竿将塑料桶发生晃动或翻转动作,提高了鱼饵的投放密集度和打窝效果,且不会发生钓竿打滑或折断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
存饵桶1,绳锁扣2,浮动板3,绳环4,绳套5,入料口6,排料口7,拉绳8,缺槽9,出料口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映清,未经徐映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0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