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可视化技术的油气田工程用工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9793.3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7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创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7/00 | 分类号: | A47B37/00;A47B21/04;A47B21/06;A47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可视化 技术 油气田 工程 用工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IM可视化技术的油气田工程用工作平台,包括桌板、固定在桌板两侧的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内侧的主机收纳柜、放置在桌板上的显示屏,以及放置在主机收纳柜内的主机,其中,所述显示屏与主机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桌板下方还固定连接有上端敞口的显示屏收纳柜,所述桌板上部开设有能够穿过显示屏的矩形口,所述矩形口内放置有载物板,且所述显示屏底座放置在载物板上,所述载物板与显示屏收纳柜之间,连接有能够实现载物板沿显示屏收纳柜内部上下移动的竖向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现有在油气田工程工程方面应用的BIM仿真工作台不方便及时绘制或修改工程图纸,且造成BIM仿真计算机的收纳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仿真工作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可视化技术的油气田工程用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BIM可视化技术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技术,它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BIM可视化技术可以应用在各种行业,例如建筑、化工、油气田等领域内,其中BIM可视化技术应用在油气田工程方面时,通常是利用计算机建立油气田工程的三维仿真模型,然后工程师根据三维仿真模型效果图绘制相应的工程图纸,并最终进行实际应用;
而现有在油气田工程工程方面应用的BIM仿真工作平台大多采用普通的电脑桌面,其本身结构简单,只能用于操作仿真计算机,不方便及时绘制或修改工程图纸部分,且BIM仿真计算机的收纳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在油气田工程工程方面应用的BIM仿真工作台不方便及时绘制或修改工程图纸,且造成BIM仿真计算机的收纳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BIM可视化技术的油气田工程用工作平台,包括桌板、固定在桌板两侧的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内侧的主机收纳柜、放置在桌板上的显示屏,以及放置在主机收纳柜内的主机,其中,所述显示屏与主机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桌板下方还固定连接有上端敞口的显示屏收纳柜,所述桌板上部开设有能够穿过显示屏的矩形口,所述矩形口内放置有载物板,且所述显示屏底座放置在载物板上,所述载物板与显示屏收纳柜之间,连接有能够实现载物板沿显示屏收纳柜内部上下移动的竖向传动机构。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竖向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载物板下端的L型连接板、固定在显示屏收纳柜前端面上下位置两端的安装板,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之间的传动丝杠、固定在安装板之间的限位滑杆,以及与传动丝杠螺纹配合连接的螺母座,所述显示屏收纳柜前端面还开设有条形孔,且所述L型连接板前端穿过条形孔并与螺母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滑杆贯穿螺母座侧端,且所述螺母座能够沿限位滑杆上下滑动。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传动丝杠底端还固定设置有摇柄。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载物板上还开设有线孔,所述载物板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线固定板,所述显示屏收纳柜侧壁自上而下的开设有一条通孔,所述导线固定板穿过通孔并能通孔上下移动,所述导线能够通过线孔后置于导线固定板上,并随导线固定板穿过通孔后插接在主机上,且所述导线与导线固定板之间、导线与主机收纳柜侧壁之间均通过固定线夹实现可拆卸式位置锁定。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固定线夹包括上夹板、固定在导线固定板和主机收纳柜侧壁上的下夹板以及锁紧螺柱,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均开设有夹持导线的弧形夹槽,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两侧均开设有与锁紧螺柱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还包括盖板,沿所述矩形口内壁周向分布有一圈支撑台阶,所述盖板能够叠置在支撑台阶上将矩形口上面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创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创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9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Type-C接口的智能水杯机器人
- 下一篇:烟气脱硝反应器清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