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施工现场中继网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9357.6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4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戈;邹汉文;林月峰;杨莹;王杰;王磊;陶奕;王鹏;曾忱;罗杰;张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55 | 分类号: | H04B7/155;H04N7/18;H04Q1/02 |
代理公司: | 11253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新昂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放线 电力施工现场 架空输电线路 数据接收装置 图像采集装置 中继网络系统 全过程监控 安全作业 导线展放 放线过程 生产现场 现场指挥 信号转发 张力放线 终端显示 中继器 走板 铁塔 指挥 牵引 调度 应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现场中继网络系统,包括多个铁塔、用于放线的走板、数据接收装置、信号转发中继器、终端显示和图像采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便于现场指挥,也可应用于不同电压等级导线展放或生产现场的调度指挥,特别适合架空输电线路的牵引张力放线现场的全过程监控指挥,从而保证放线的质量和放线过程中安全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系统,一种电力施工现场中继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中,牵引张力放线是技术和安全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工作,牵引张力放线一般通过走板带动电线路通过每一个铁塔,从而完成放线工作。因为所处安装的环境大多数在深山险峻、人烟稀少地带,所以现场环境复杂,并且牵引张力展放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牵放距离达到10公里以上,机械牵引张力放线容易存在卡线、跳线、过牵引等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一般由人工在每个铁塔位置监护走板的移动状况,从而来防止放线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但这样子涉及人员配置较多,用人成本较高。其次,由于作业距离较长,并且线路大多处于深山险峻、人烟稀少地带,手机信号无法覆盖或无法完全覆盖,人员与人员之间无法用手机或对讲机进行沟通,导致人员与人员之间沟通不畅,因此对现场实时监控比较困难,容易造成放线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所以现场急需能够实时监控牵引放线过程中电线路走向的网络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现场中继网络系统,现有技术中放线过程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现场中继网络系统,包括多个铁塔、用于放线的走板、数据接收装置、信号转发中继器、终端显示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走板上安装有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至少一个所述铁塔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所述信号转发中继器,当所述走板进入所述信号转发中继器的信号接收范围内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牵引放线过程中所述走板的工作情况和运动轨迹并发射信号,使所述信号转发中继器接收信号,所述信号转发中继器将信号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装置,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将信号传输给所述终端显示,并在所述终端显示上反映。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首先,观察好放线地段的地形,然后在合适的铁塔位置上安装好信号转发中继,然后进行放线操作,当走板行进到信号转发中继的信号接收范围内时,信号转发中继打开,并接收走板上图像采集装置所采集的走板行迹以及走板前后的工作状况信号,信号转发中继并将该信号转发至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接收装置处理信号并以视频图像的结果反映在终端显示上,然后人工通过终端显示上的视频图像判断是否存在卡线、跳线或过牵引等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放线质量的安全。
进一步,所述铁塔上的牵引部设有定滑轮机构,所述定滑轮机构包括定滑轮和拉绳,所述拉绳平行于所述铁塔的侧边设置;所述拉绳的底端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信号转发中继器的夹具箱,所述夹具箱的底部安装有用于吊装所述信号转发中继器的挂钩。
通过定滑轮机钩内挂钩将信号转发中继吊装至铁塔的适当高度位置,从而使信号转发中继能够接受到更强的信号,通过夹具箱将信号转发中继夹持在铁塔上,便于信号转发中继的固定。
进一步,所述夹具箱内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伸缩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有两个夹持件,且两个所述夹持件的夹持面相对设置,所述夹持件的夹持面上设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连接有供电源,所述夹具箱与所述液压缸相对的一侧设有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9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