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9356.1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2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35 | 分类号: | A63B23/035;A63B21/05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韩晓娟 |
地址: | 61002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中风 后遗症 患者 康复 训练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管,两个所述固定管内均滑动连接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一端焊接在固定管内壁上,两个所述压缩弹簧远离固定管内壁的一端均焊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远离压缩弹簧的一端焊接有矩形块,两个所述矩形块上均焊接有活动座。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可推动的推动杆,可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蹬腿训练,既可以提高患者的腿部力量也可提高两个腿部的协同性,通过臂力恢复装置,既可以对患者进行臂力训练,可以对手部握持力进行悬梁,从而提高患者的后遗症康复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由于患者的脑部受损,对于肢体的控制就会减弱,因此脑中风患者容易出现手脚不便的后遗症;
由于脑中风患者出现后遗症,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来进行恢复,而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不便于肢体平衡性的训练,同时不便于患者单独进行训练,需要人工进行陪护和辅助才可进行训练,且患者卧床期间,无法方便的进行康复性的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管,两个所述固定管内均滑动连接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一端焊接在固定管内壁上,两个所述压缩弹簧远离固定管内壁的一端均焊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远离压缩弹簧的一端焊接有矩形块,两个所述矩形块上均焊接有活动座,两个所述活动座的上端滑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床体的两侧均安装有臂力恢复装置。
优选地,所述臂力恢复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床体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焊接有对称的两个导杆,两个所述导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焊接有格挡,两个所述导杆上共同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导杆位于格挡和连接块之间的位置均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块的侧壁上焊接有握持板。
优选地,所述活动座的上端开设有方形口,所述推动杆对应方形口的位置焊接有方形轴,所述方形轴的下端焊接有圆形轴,所述方形轴滑动连接在方形口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为L型设计,且连接块的一部分位于固定块的上端。
优选地,两个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座上的矩形块与滑槽间隙配合,且滑动块滑动连接在固定管内。
优选地,所述推动杆的宽度与活动座的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好处: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可推动的推动杆,可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蹬腿训练,既可以提高患者的腿部力量也可提高两个腿部的协同性,通过臂力恢复装置,既可以对患者进行臂力训练,可以对手部握持力进行悬梁,从而提高患者的后遗症康复速度;
2、患者的腿部训练和手臂训练均可以在床上进行,便于脑中风患者在床上进行训练,且不占用床上的空间,操作简单易行,便于患者单独进行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的臂力恢复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的活动座内部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的矩形块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器的推动杆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9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力压桩机
- 下一篇:一种带分隔机构的炸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