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术后护理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9267.7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4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茆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监护 术后 护理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术后护理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1),连接件(2)和输送管(3),其中,引流袋(1)与输送管(3)通过连接件(2)连接,所述的引流袋(1)与连接件(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连接件(2)与输送管(3)之间通过旋转插接组件进行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不易渗漏,易拆卸,便于调整位置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术后护理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
目前,重症监护所使用的引流装置结构单一,是一种由硅橡胶制成的双囊脑室-腹腔(V-P)分流装置,由硅橡胶导管、双腔分流部件和单向阀组成,例如中国专利CN109276765A公开的一种重症监护室术后护理引流装置。其引流装置上的引流袋位置为固定的,难以根据患者的不同部位进行移动,并且当引流袋内装满液体时,需要更换整个引流装置,同时,引流管易出现堵塞,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此外,医护人员无法对患者引流的液体的流速进行控制,同时,因传统引流装置是挂置在病床床沿的位置处,医护人员给患者进行检查时,医护人员的肢体会与床沿处的引流装置相接触进而对引流装置造成摩擦,易造成引流装置脱离患者的治疗部位,对患者造成伤害,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重症监护室术后护理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解决目前引流袋不便于移动和需不方便单独更换的问题的重症监护室用术后护理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术后护理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连接件和输送管,其中,引流袋与输送管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的引流袋与连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与输送管之间通过旋转插接组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袋上下两端均设有与其相通的螺纹管,所述的连接件一端内壁有与螺纹管相匹配的螺纹槽;
所述的引流袋与连接件通过相匹配的螺纹管和螺纹槽相连接。可以实现单独拆卸引流袋,并且当引流袋装满时,能够单独拆出,无需将整个引流装置拆除。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袋与连接件之间设有增加密封性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圈表面左右两侧与连接件底面左右两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件远离螺纹管的一面中间插接有与螺纹管相通的连管,连管末端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壁固定有限位块;所述的输送管末端设有与有限位块相匹配的挡块。因为圆孔内壁的限位块位于其左右两侧,所以转动后输送管中的挡块与限位块位置不冲突,使用者将输送管插入后,再逆时针转动输送管90°,使得挡块转动至限位块的下方,再将其中的插块插入插槽内加固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管内部嵌入有内管,所述的内管表面分布有滑槽。通过内管与滑槽配合进行拉长和缩短,这样能够实现调整引流袋的位置,方便使用者根据患者的伤口位置对引流袋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块下方均垂直固定有插块,且两个所述挡块上表面均开有与插块形状相吻合的插槽,所述插块插入插槽内使得所述输送管加固于连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袋上开设有观察窗,所述的观察窗标有刻度尺。通过观察窗方便使用者对引流袋内部的液体进行观察,而通过刻度尺方便使用者获取液体的数量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件上方固定有拉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9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整形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电子可监测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