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床附件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8153.0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7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强兴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瑞晟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宋秀兰 |
地址: | 2252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床附件 铸造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床附件铸造模具。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模具密封方式的改进。不会在铸件上留下合模缝痕迹,铸件生产效率高。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并形成铸造用的模腔,其特征在于:上模与下模接触的部分设有气封装置,所述气封装置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接缝处形成气封。在合模缝附近既能够达到铸造精度要求,又能避免钢水直接流入合模缝中在铸件表面形成缝隙,减少后续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模具密封方式的改进。
背景技术
机床附件在铸造时候通常需要用到模具,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配合形成模腔。而钢水流入模腔时,液态的钢水容易流入合模缝中。因此,在铸造的时候铸件上难免会有合模缝的痕迹,在铸造完成后需要多出一道工序,将铸件上的合模缝通过打磨去除,因此铸件的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会在铸件上留下合模缝痕迹,铸件生产效率高的机床附件铸造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机床附件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并形成铸造用的模腔,其特征在于:上模与下模接触的部分设有气封装置,所述气封装置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接缝处形成气封。
所述气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上模上的出气孔和设于下模上的回气孔,所述出气孔通过管道连通空压机。
所述下模上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垂直设于所述下模上,所述导风板为弧面。
所述上模上设有用于卡合所述导风板的安置槽。
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内部分别设有气道,所述进气孔通过上模板内的气道与空压机连通。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倒入钢水时由于在合模缝处形成气封一方面在钢水流动到附近的时候由于气封装置在合模缝处形成气墙,防止钢水朝合模缝处渗透,在铸件完成后铸件表面不会有合模缝的印记,另一方面利用气墙给靠近的钢水降温,降低钢水温度限制钢水的流速,在合模缝附近既能够达到铸造精度要求,又能避免钢水直接流入合模缝中在铸件表面形成缝隙,减少后续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在上模和下模中分别设置气道一方面能够方便的形成气墙,另一方面也能够给上模和下模降温,防止多次使用后上模和下模变形,延长上模和下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气孔;2、气道;3、回气孔;4、上模;5、下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机床附件铸造模具,包括上模4和下模5,所述上模4和所述下模5合并形成铸造用的模腔,其特征在于:上模4与下模5接触的部分设有气封装置,所述气封装置在所述上模4和所述下模5的接缝处形成气封。在倒入钢水时由于在合模缝处形成气封一方面在钢水流动到附近的时候由于气封装置在合模缝处形成气墙,防止钢水朝合模缝处渗透,在铸件完成后铸件表面不会有合模缝的印记,另一方面利用气墙给靠近的钢水降温,降低钢水温度限制钢水的流速,在合模缝附近既能够达到铸造精度要求,又能避免钢水直接流入合模缝中在铸件表面形成缝隙,减少后续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气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上模4上的出气孔1和设于下模5上的回气孔3,所述出气孔1通过管道连通空压机。上模4和所述下模5的内部分别设有气道2,所述进气孔通过上模4板内的气道2与空压机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瑞晟机械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瑞晟机械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8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