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线缆的节点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7445.2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7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孟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威(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8 | 分类号: | H02G15/08 |
代理公司: | 35203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支架 分支线束 主线束 芯线 连接节点 注塑件 本实用新型 密封效果 线束 防水密封 密封结构 数量匹配 注塑材料 大芯线 阻挡芯 包覆 撑开 条芯 线缆 充盈 固化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线缆的节点密封结构,包括主线束、支架和注塑件;主线束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节点,使主线束分支为至少两个分支线束,各分支线束包括若干条芯线,支架的数量与分支线束的数量匹配;每个分支线束的各芯线分别配合在同一支架的周缘,使得各芯线之间被支架撑开形成注塑空间;注塑件包覆在主线束的连接节点处和支架的外表,并充盈配合在注塑空间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支线束的芯线之间设置支架,以撑大芯线间隙,形成注塑空间,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材料可以轻易进入注塑空间中并包裹各芯线,在固化后实现密封效果,阻挡芯线之间的空气进入注塑件,从而提高了线束连接节点的密封效果,使产品可以实现更高等级的防水密封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线束线缆的节点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应用中,很多设备要求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如高温、高湿、泡在水中)仍然具备工作性能,这对设备的各个部件都有一定的密封防水要求。如线束线缆,它们为设备提供电源/信号传输功能,特别是外置的具有线束连接节点的线束线缆,其节点处甚至会比设备要求更高的防水等级。
目前针对这类的有节点要求的线束线缆通常是采用注塑工艺,用塑胶将节点处密封,起到与外部隔绝的效果。然而,由于芯线的外形无法完全匹配实现紧贴一起,其结构上必然存在间隙。为减小间隙,在注塑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塑胶挤压芯线紧贴在一起,尤其对于尺寸较粗的芯线,这不仅可能会对芯线过度挤压影响芯线的工作性能,而且仍旧无法避免芯线之间的间隙产生,导致这类具有线束连接节点的线束线缆在芯线之间无法做到很好的密封效果,空气就很容易通过间隙进入注塑区域的腔体中,无法满足更高的密封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线缆的节点密封结构,能够提高线束连接节点的密封效果,以实现更高等级的防水密封功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线束线缆的节点密封结构,包括主线束、支架和注塑件;所述主线束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节点,使主线束分支为至少两个分支线束,各分支线束包括若干条芯线,支架的数量对应分支线束的数量设置;每个分支线束的各芯线分别配合在同一支架的周缘,使得各芯线之间被支架撑开互相分离形成注塑空间;所述注塑件包覆在主线束的连接节点处和支架的外表,并充盈配合在注塑空间中。
所述支架的周缘形成有若干缺口,每个分支线束的各芯线分别配合在同一支架的各缺口上,
所述支架形成有若干贯穿支架两面的的通孔。
所述支架和注塑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所述材料为塑胶。
所述主线束和分支线束的外表均包覆有线束外被,注塑件包覆在线束外被的端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支线束的芯线之间设置支架,以撑大芯线之间的间隙,形成足够大的注塑空间,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材料可以轻易进入注塑空间中并包裹各芯线,在固化后实现密封效果,阻挡芯线之间的空气进入注塑件,从而提高了线束连接节点的密封效果,使产品可以实现更高等级的防水密封功能。
此外,在支架周缘设置的缺口,可以实现芯线的限位配合,有利于加强注塑部分的结构强度,减少因为注塑过程冲胶导致的产品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无注塑件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主线束1;连接节点10;分支线束11;芯线111;支架2;注塑空间20;缺口21;通孔22;注塑件3;线束外被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威(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生威(厦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7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