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手术烟雾抽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5963.0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4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蔡文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手术 烟雾 抽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手术烟雾抽吸装置,包括:一罩体、一吸烟装置和一吸引管道;罩体包括一吸烟环罩和一侧壁;吸引管道包括一第一吸引管、一第二吸引管和一开关。其优点在于:该装置拥有两种抽吸方式:罩体抽吸和吸引头抽吸;在罩体抽吸方面,通过增设可活动的环形侧壁,一方面能够更为灵活地运用于手术场景中,防止罩体对手术操作造成阻碍,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避免有害烟雾的逸散;在吸引头抽吸方面,吸引头能够自由伸缩弯折,能够更好地抽吸狭窄深入手术位置处的烟雾。两种抽吸方式可以通过阀式开关自由切换,满足了手术过程中不同烟雾抽吸的需求,同时方便使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手术烟雾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采用激光、电刀、超声波等手术对人体组织进行切割、止凝过程中,组织因高温被瞬间汽化,同时产生大量的油气和烟雾: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苯并芘、亚硝酸胺等高致癌化合物,长期吸入会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成为诱发癌症的诱因,特别针对呼吸系统方面癌症,刺激人眼、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诱发心血管疾病。一方面油烟的扩散将会污染手术室的洁净环境,危害医生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油烟也将严重影响医生的操作视野,导致手术无法顺畅进行,进而致使手术时间延长等问题的产生。因而,临床上需要一种对电刀手术时产生的烟雾进行吸引的器械,以消除烟雾对医务人员的伤害和对手术过程的影响。
目前针对手术过程中有害烟雾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使用附有烟雾吸引管的吸烟电刀,吸烟头上集成吸烟管,会使医生操作的灵活性变差,操控性不好,难以实施精细化手术;同时电刀自带的吸烟管管径较小,致使对烟雾的吸引能力有限,手术过程中会有较多的烟雾溢出;
2)采用独立的负压吸引管,目前现有的独立负压吸引管存在着操作不便、对深入部位产生的烟雾无法吸取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新型手术烟雾抽吸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手术烟雾抽吸装置,包括:
一罩体,所述罩体包括:
一吸烟环罩,所述吸烟环罩呈圆筒状,所述吸烟环罩包括:
一底座,所述底座呈圆形,所述底座包括:
一第一中空气腔,所述第一中空气腔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部;
一滑轨,所述滑轨呈环状,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缘;
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心偏下的位置;
一侧壁,所述侧壁呈环形,所述侧壁包括:
一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呈圆弧状,所述第一侧壁的弧度为180°,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两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呈圆弧状,所述第二侧壁的弧度为90°,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滑轨连接;
一第二中空气腔,所述第二中空气腔设置在所述侧壁的内部,所述第二中空气腔与所述第一中空气腔连通;
若干侧吸孔,若干所述侧吸孔与所述第二中空气腔相连通;
一吸引头,所述吸引头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吸引头的第二端为一吸引口;
一吸烟装置,所述吸烟装置为负压式吸烟机;
一吸引管道,所述吸引管道包括:
一第一吸引管,所述第一吸引管的第一端与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吸引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吸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吸引管与所述第一中空气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5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背部曲线行走按摩器
- 下一篇:一种冰箱管件送料夹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