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放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4823.1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3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2 | 分类号: | B65H49/32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林朝熙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儒***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放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折叠放线器,包括底架和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的托线盘,所述底架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板以及竖直设置的中心螺杆,所述中心螺杆穿过设置在连接板上的中心孔,中心螺杆可拆卸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上水平设置有一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若干与连接板铰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可绕着其与连接板的铰接点水平转动;所述托线盘包括水平设置的托盘,所述中心螺杆穿设在托盘的圆心处,托盘可绕着中心螺杆转动;所述托盘上竖直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若干支撑杆围合成以托盘圆心为中心的等边多边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折叠放线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 对于成捆且量少的电线、网线、电话线等导线 , 大部分采用人工放线 ,大部分时间线圈置于地上,导致放出的导线容易出现打结、扭曲等问题,另一方面采用传统方法放导线时工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放线器体积大,携带不方便而且价格贵,所适合的导线规格单一,无法满足在接户线安装方面的工作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携带、方便移动且方便线缆收放的可折叠放线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折叠放线器,包括底架和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的托线盘,所述底架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板以及竖直设置的中心螺杆,所述中心螺杆穿过设置在连接板上的中心孔,中心螺杆可拆卸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上水平设置有一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若干与连接板铰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可绕着其与连接板的铰接点水平转动;
所述托线盘包括水平设置的托盘,所述中心螺杆穿设在托盘的圆心处,托盘可绕着中心螺杆转动;所述托盘上竖直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若干支撑杆围合成以托盘圆心为中心的等边多边形。
其中,所述中心螺杆上端设置有一压线杆,所述压线杆通过其中部开设的通孔水平套设在中心螺杆上且可沿着中心螺杆上下滑动,中心螺杆上端设置有限位螺母。
其中,所述支撑杆通过设置在托盘上的条形通孔与托盘连接,所述条形通孔沿托盘径向开设,支撑杆可在条形通孔内滑动,一紧固螺母穿设在支撑杆上,紧固螺母外径大于条形通孔孔径。
其中,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为以第二连接杆与连接板铰接点为圆心的圆弧,所述弧形通孔朝向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活动螺杆,所述滑动螺杆穿过弧形通孔后固定在第二连接杆上,滑动螺杆可在弧形通孔内滑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面均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凹槽,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端面的凹槽内均设置可沿凹槽滑动的牛眼滚珠,托盘设置在所述牛眼滚珠上。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末端设置有一出线环.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为C形槽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放线器结构简单,易于携带和移动;采用可折叠的底座,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将托线盘和底座拆卸下,将第二连接杆沿着弧形通孔折叠,减小占用的空间;采用多跟支撑杆可沿托盘径向调整位置的方式,可以调整支撑杆的位置以适应线圈内径,可适用多种规格的线圈;采用压线杆对线圈的限定,保证线圈不跑位,便于线圈的收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架使用时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架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置线圈后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4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鱼灯反射罩
- 下一篇:一种便于燃料充分燃烧的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