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车用液氧气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4514.4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7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栋;沈伟盛;施令;薛佳宁;高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韦兰德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8 | 分类号: | F17C13/08;F17C13/02;F17C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41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车用 液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车用液氧气瓶,包括:竖向设置的内胆和竖向设置的外筒体,内胆由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支撑、悬空设置于外筒体内腔中,内胆与外筒体之间形成抽真空夹层;所述的上支撑结构为:在外筒体的上封头上的中部通孔中密封固定嵌设有分配头,在内胆的上封头上的中部通孔中密封固定嵌设有加强环,气瓶颈管顶端与分配头密封固定连接,气瓶颈管底端与加强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管,支撑管顶端与内胆的下封头中部固定连接,支撑管底端与外筒体底端中部固定连接。上述结构的鱼车用液氧气瓶使用安全性高,且大大延长了鱼车用液氧气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液氧储存容器,尤其涉及一种鱼车用液氧气瓶。
背景技术
鱼无法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而只能从水中吸取氧。鱼车在运输大量活鱼时,由于运输鱼箱中水容量有限而活鱼密度又高度集中,再加上鱼在运输过程中受惊、活动量增大,从而导致鱼车在运输过程中运输鱼箱内氧气严重供给不足,如不及时供氧,则会造成运输鱼箱内大量活鱼死亡,因此鱼车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向运输鱼箱内供氧,以维持鱼的生命需要。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鱼车用液氧气瓶,包括:竖向设置的内胆和竖向设置的外筒体,内胆由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共同支撑、悬空设置于外筒体内腔中,内胆与外筒体之间形成抽真空夹层。鱼车在行驶过程中,鱼车用液氧气瓶会随着鱼车的颠簸而震动,鱼车用液氧气瓶长时间处于颠簸使用工况中会导致上支撑结构或下支撑结构断裂,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鱼车用液氧气瓶,该鱼车用液氧气瓶中的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能牢靠支撑内胆,内胆不会随着鱼车的颠簸而晃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鱼车用液氧气瓶,包括:竖向设置的内胆和竖向设置的外筒体,内胆由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共同支撑、悬空设置于外筒体内腔中,内胆与外筒体之间形成抽真空夹层。所述的上支撑结构为:在外筒体的上封头上的中部通孔中密封固定嵌设有分配头,在内胆的上封头上的中部通孔中密封固定嵌设有加强环,气瓶颈管顶端与分配头密封固定连接,气瓶颈管底端与加强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管,支撑管顶端与内胆的下封头中部固定连接,支撑管底端与外筒体底端中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鱼车用液氧气瓶,其中,在外筒体底端中部固定设置有加强块,支撑管底端固定设置于加强块的通孔中;在内胆空腔底端中部扣设有管帽,管帽四周与内胆空腔壁密封连接,使管帽内腔形成密封空间,支撑管顶端穿过内胆的下封头上的中部通孔后抵压于管帽上。
进一步地,前述的鱼车用液氧气瓶,其中,在管帽内腔中还填充有分子筛。
进一步地,前述的鱼车用液氧气瓶,其中,在抽真空夹层中设置有分子筛和吸气剂,所述的分子筛和吸气剂均通过若干网罩固定罩于内胆的上封头外壁上。
进一步地,前述的鱼车用液氧气瓶,其中,在内胆中设置有用于检测内胆内压力的传感器,在外筒体外设置有声光报警装置,传感器与声光报警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的声光报警装置的结构包括:壳体,开关、蜂鸣器、报警灯和电源集成于壳体内腔中,内胆内压力低于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时会启动蜂鸣器、报警灯报警,关闭开关后蜂鸣器、报警灯停止报警。
进一步地,前述的鱼车用液氧气瓶,其中,进出液管一端管口密封穿过分配头上对应通孔、气瓶颈管、加强环后伸入内胆空腔中,进出液管另一端管口伸出分配头外侧,在位于分配头外侧的进出液管上设置有进出液阀;溢流管一端管口密封穿过分配头上对应通孔、气瓶颈管、加强环后伸入内胆空腔中,溢流管另一端管口伸出分配头外侧,位于分配头外侧的溢流管分别与安全管和排气管连接,在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安全管分别与压力表、第一分支泄压管和第二分支泄压管连接,在第一分支泄压管上设置有安全泄放装置,在第二分支泄压管上设置有主安全阀。
进一步地,前述的鱼车用液氧气瓶,其中,在位于内胆空腔中的溢流管管口处设置有稳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韦兰德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韦兰德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45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衬布绕卷机自动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库电站用机组安全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