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麻醉用支气管镜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24247.0 | 申请日: | 201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2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林永宝;杨永新;王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文 |
| 主分类号: | A61B1/267 | 分类号: | A61B1/26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麻醉 支气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气管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临床麻醉用支气管镜结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远离盒体左侧内壁的一端套接有转动轴,所述盒体的右侧表面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转动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所述转动轴远离套筒的一端穿设轴承并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调节旋钮带动转动轴一起转动,由于绕线轮固定套接在转动轴的表面,因此转动轴的转动带动绕线轮一起转动,同时导管通过通线管固定在挡板上,此时绕线轮的转动带动导管的两端进行收线或放线,从而能够在支气管镜治疗过程中对导管进行放线,同时在使用完后进行收线,从而方便对导管进行收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气管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麻醉用支气管镜结构。
背景技术
支气管镜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检查手段,它主要是检查一个气道内的情况或气道外的病灶在气道内的反应。是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现有的临床麻醉用支气管镜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点,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现有的临床麻醉用支气管镜在使用时由于导管的长度大多数是固定的,而导管在使用时一般会准备较长的长度,过长的导管在使用时需要支架进行悬挂,而使用后就导致不方便进行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床麻醉用支气管镜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临床麻醉用支气管镜结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远离盒体左侧内壁的一端套接有转动轴,所述盒体的右侧表面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转动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所述转动轴远离套筒的一端穿设轴承并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表面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镶嵌有通线管,所述通线管的内部套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缠绕在绕线轮的表面,且所述导管的两端分别穿设盒体的底板并延伸至盒体的外部;
所述盒体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远离盒体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右侧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远离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有插杆,所述连接板右侧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远离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有伸缩杆,所述盒体的左侧表面且位于第一连接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所述伸缩杆远离第一支座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支座铰接。
优选的,所述导管在绕线轮左右两侧缠绕的方向相同,且导管在绕线轮左右两侧缠绕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绕线轮的左侧表面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插孔,且所述插杆远离第二连接座的一端插接在插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左侧表面开设有通孔,且所述插杆穿设于通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两个卡环,两个所述卡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伸缩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所述把手的中部开设有握持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麻醉用支气管镜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文,未经黄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42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外箱自动喷码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印刷线路板生产用传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