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肠球囊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3076.X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4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丹;许轶;林少玲;赖建洋;曾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丹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肠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肠球囊导管,包括:外管和设于外管内部的内管,内管的内部形成导气通道,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区域形成注液通道,外管的前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液孔,且外管的前端嵌有弹性气囊,内管的前端与弹性气囊连通,外管的后端为进液端,外管的后端还设有通气管支管,内管的后端与通气管支管连通。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肠球囊导管前端设置有弹性气囊,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向弹性气囊中充入气体使其充盈,使弹性气囊膨胀并与直肠内壁紧密接触,从而能够阻止灌入的灌肠液流出,防止漏液,提高治疗效果,外管的前端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液孔,且每个出液口的直径较大,可以防止出液孔堵塞,从而保证灌肠液流畅的灌入肠道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肠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灌肠法是用灌肠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或药物,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解除梗阻,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缓解肠管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肠管炎性反应恢复,为手术或检查创造条件;现有技术中灌肠使用的灌肠袋、肛管等灌肠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使用现有灌肠装置进行灌肠时,导管的周壁很难和肛门口完全吻合,尤其是对于神经损伤患者或者出现肛门括约肌松弛而不能自控排便的老年患者,容易出现灌肠液边灌入边溢出的情况,不仅达不到灌肠的目的,还会出现粪便及污染等诸多问题,导致患者自尊受损,给诊断治疗带来不便;2、现有灌肠装置的前端出液口少而小,很容易被粪便堵塞,造成灌肠操作困难,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灌肠液及粪水外溢、不易堵塞的一种直肠球囊导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直肠球囊导管,包括:外管和设于所述外管内部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内部形成导气通道,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的区域形成注液通道;
所述外管的前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液孔,且所述外管的前端嵌有弹性气囊,所述内管的前端与所述弹性气囊连通;
所述外管的后端为进液端,所述外管的后端还设有通气管支管,所述内管的后端与所述通气管支管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气管支管穿过所述外管的后端的侧壁与所述内管的后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管的后端以及所述通气管支管呈喇叭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管的前端的内壁设有防止所述弹性气囊进入所述外管内部的挡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块的内侧面为弧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气囊为球形或椭圆球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液孔的半径为0.1~0.2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管的长度为15~18cm,所述外管的内径为1~1.5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管的内径为0.2~0.3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肠球囊导管前端设置有弹性气囊,对于神经损伤患者以及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能自控的患者等,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向弹性气囊中充入气体使其充盈,使弹性气囊膨胀并与直肠内壁紧密接触,从而能够阻止灌入的灌肠液流出,防止漏液,达到治疗时间后将弹性气囊中的气体排出,灌肠液及排泄物即可排出,从而能够控制灌肠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肠球囊导管外管的前端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液孔,且每个出液口的直径较大,可以防止出液孔堵塞,从而保证灌肠液流畅的灌入肠道内;
3、外管的后端及通气管支管呈喇叭状,从而便于外接甘油注射器或引流袋或外接充气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丹,未经陈晓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3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机器人末端三轴偏摆油石磨抛设备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束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