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精密焊接钢管端部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2683.4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9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双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恒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6;B24B47/12;B24B47/22;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724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精密 焊接 钢管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精密焊接钢管端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有滑孔,滑孔内插接有滑杆,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顶部均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打磨机构,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顶部均开有下弧形槽,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侧条,侧条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板靠近顶端的侧壁上,所述侧条的一侧外壁均开有圆孔。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用精密固定连接钢管时用到的端部打磨装置,装置便于对长度不同的钢管进行固定,提高了打磨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精密焊接钢管端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一般用于载货或是载客,在汽车的减震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减震器钢管的端部进行打磨,以将钢管的端部磨平,便于后续焊接,此即需要用到钢管端部打磨装置。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汽车用精密焊接钢管端部打磨装置,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不便于工作人员根据钢管的实际长度进行固定,使用不便,综上,现有的钢管端部打磨装置大多还不能很好地契合实际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用精密焊接钢管端部打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用精密固定连接钢管端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有滑孔,滑孔内插接有滑杆,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顶部均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打磨机构,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顶部均开有下弧形槽,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侧条,侧条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板靠近顶端的侧壁上,所述侧条的一侧外壁均开有圆孔,圆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圆杆,圆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U形杆,U形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臂,夹持臂的底部外壁开有上弧形槽,所述夹持臂和第一立板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垫块,两个垫块的顶部均开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板的一侧外壁开有圆槽,第二立板的一侧外壁开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圆槽的内壁,螺纹杆的一端焊接有旋柄。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两个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延长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焊接有侧板,侧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机罩,机罩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一侧外壁开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横轴,横轴的一端与电机输出轴键连接,横轴远离电机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磨盘。
进一步的,所述上弧形槽位于下弧形槽的正上方,上弧形槽和下弧形槽的半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两侧外壁分别焊接有加强板和横块,加强板的底部与安装板的顶部焊接,机罩的底部焊接有纵块,横块的顶部和纵块的侧壁均开有插槽,插槽内均插接有插杆,两个插杆的一端焊接有同一个斜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两个夹持机构,可以对钢管进行固定,固定时,将夹持机构的夹持臂掀开,将钢管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夹持机构的两个下弧形槽内,再将夹持臂复位,并利用插销插在垫款的通孔内即可。
2.通过设置螺纹杆,可便于工作人员根据钢管的实际长度对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调节时旋转旋柄,由于螺纹杆与第二立板螺纹连接,螺纹杆与第一立板转动连接,故而螺纹杆的旋转运动将转化为第二立板的直线运动,当将第二立板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时,停止转动旋柄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恒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恒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26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