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压模具机器人磨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2137.0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9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勇;胡小龙;邓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奕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41/00;B24B45/00;B24B47/22;B24B49/00;B24B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模具 机器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机器人磨抛系统,包括如下系统:单元控制系统(1)、磨抛磨具存储库系统(2)、工作台系统(3)、机器人及七轴系统(4)、磨抛动力工具存储库系统(5)、操作台系统(6)、单元防护系统(7)、磨抛油石更换系统(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理的硬件结构,基于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通过精准的工艺控制与工艺补偿,保证冲压模具机器人磨抛质量稳定性与一致性高;通过工艺优化及动力工具及耗材自动更换,机器人磨抛效率为人工3‑5倍,整个磨抛周期可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抛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冲压模具机器人磨抛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冲压模具生产制造过程中,因为冲压模具表面质量直接影响最终成型零部件质量,因而冲压模具表面粗糙度及形位精度等要求高,其次冲压模具为典型的小批量多品种零部件,且表面型面多为空间复杂曲面。基于冲压模具特性,市面上尚无成熟自动化设备进行冲压模具磨抛,从而导致当下冲压模具磨抛主要由人工手工进行,人工手工磨抛存在质量不稳定、一致性差、周期长和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且返修及报废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冲压模具生产质量、成本及交付周期不可控,制约冲压模具生产制造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磨抛的合理的硬件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结合方法的改进,能够解决前述问题,实现冲压模具智能磨抛。
公开号为CN 20762980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磨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装置、上料装置和控制器;抛光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安装座、抛光机构、滑轨一、位置调节机构和气缸;气缸与安装座连接,安装座与滑轨一之间可滑动连接,以实现气缸推动安装座沿滑轨一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抛光机构移动;气缸与控制器连接;气缸通过位置调节机构设置在固定底座上。该方案只能实现单一磨抛工具进行磨抛,不能更换不同磨抛工具进行不同方面的磨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模具机器人磨抛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压模具机器人磨抛系统,包括如下系统:单元控制系统、磨抛磨具存储库系统、工作台系统、机器人及七轴系统、磨抛动力工具存储库系统、操作台系统、单元防护系统、磨抛油石更换系统。
优选地,所述磨抛磨具存储库系统包括卷帘门A、护罩A、磨具库框架、刀具座A、支架件A、底板件、磨抛磨具,所述护罩A安装在磨具库框架周围,所述底板件安装在磨具库框架底部,所述卷帘门A安装在磨具库框架上,卷帘门A、护罩 A、磨具库框架、底板件共同限定了一个容纳空间,所述支架件A设置在磨具库框架上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刀具座A设置在支架件A上,磨抛磨具放置在刀具座 A上,所述卷帘门A具有打开和关闭两个状态,打开状态下,容纳空间与外部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关闭状态下,容纳空间与外部空间相互隔离;
所述磨抛磨具包括抛光装置和/或磨抛砂带更换装置;
所述刀具座A上设置有刀柄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轮系统、抛光罩壳组件,所述抛光轮系统包括柔性力控制组件、抛光组件,所述抛光罩壳组件包括罩壳支架、罩壳、气缸组件、抛光辅助件,所述柔性力控组件分别连接抛光组件、罩壳支架,所述抛光辅助件连接气缸组件,抛光辅助件设置在罩壳内部,所述罩壳、气缸组件安装在罩壳支架上;所述抛光辅助件辅助抛光组件对待抛光工件进行抛光;所述抛光罩壳组件安装在抛光组件的一侧形成半封闭空间;
所述磨抛砂带更换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升降装置、套接装置、调节装置、砂带,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板、底板、支架,上板设置在支架上方,底板设置在支架下方,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套接装置连接升降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安装在上板上,所述砂带通过调节装置、套接装置张紧支撑,所述升降装置、套接装置相对于支撑装置在垂直于砂带长度延伸方向上能够相对运动或者在垂直于上板的方向上能够相对运动,所述调节装置能够相对于上板滑动以调节砂带张紧程度;所述套接装置、调节装置将砂带张紧支撑后的形状与待更换砂带的砂带磨抛装置上砂带的形状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奕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禹奕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2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造大理石岩棉一体化板
- 下一篇:耐磨复合木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