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阵列光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22026.X | 申请日: | 201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3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智健;杜永建;郭征东;严安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奥鑫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G02B6/2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109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阵列 光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阵列光学装置,包括外套管及设于所述外套管内的隔离芯,所述外套管内隔离芯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内套管、四纤尾纤、G‑LENS及滤波片,所述四纤尾纤阵列排列在所述第一内套管内,所述四纤尾纤端部、G‑LENS及滤波片之间采用紫外线胶水粘接,所述外套管内隔离芯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二内套管、双纤尾纤及C‑LENS,所述双纤尾纤与所述C‑LENS在所述第二内套管内通过紫外线胶水粘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通过集成和阵列的方式实现混合器效果,即实现波分复用器和隔离器两个功能集成,同时实现两组阵列,其大大缩小了整体体积,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阵列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的诞生是光纤通信领域革命性的突破,它使长距离、大容量、高速率的光纤通信成为可能,是DWDM系统及未来高速系统、全光网络不可缺少的重要器件。随着通信的发展,对EDFA的要求不断向着高性能、小型化(集成化)发展,同样对里面的核心光器件要求也亦高性能、小型化(集成化)、阵列化发展。
EDFA需要使用光纤分路器、隔离器、波分复用等器件,目前市场已经出现了集成化器件,即一个实现三个功能,但是还无法实现集成化、同时实现阵列化,即包含了2套以上该集成器件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阵列光学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阵列光学装置,包括外套管及设于所述外套管内的隔离芯,所述外套管内隔离芯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内套管、四纤尾纤、G-LENS及滤波片,所述四纤尾纤阵列排列在所述第一内套管内,所述四纤尾纤端部、G-LENS及滤波片之间采用紫外线胶水粘接,所述外套管内隔离芯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二内套管、双纤尾纤及C-LENS,所述双纤尾纤与所述C-LENS在所述第二内套管内通过紫外线胶水粘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及所述第二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均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芯与所述外套管之间通过密封胶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芯包括旋光片、楔角片、补偿片和磁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波片通过紫外线胶水固定在G-LENS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四纤尾纤包括第一公共端、第二公共端、第一反射端及第二反射端,所述双线尾纤包括第一透射端及第二透射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通过集成和阵列的方式实现混合器效果,即实现波分复用器和隔离器两个功能集成,同时实现两组阵列,其大大缩小了整体体积,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阵列光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套管;2-隔离芯;3-第一内套管;4-四纤尾纤;5-G-LENS;6-滤波片;7-第二内套管;8-双纤尾纤;9-C-LENS。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奥鑫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奥鑫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20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