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混凝土的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1983.0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0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冈锦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5/08;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9 | 代理人: | 张喜安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搅拌 装置 | ||
一种再生混凝土的搅拌装置,涉及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底部设有搅拌装置,机体上设有进料斗及喷淋机构,喷淋机构位于进料斗的正上方。该装置通过升降装置调整升降板的高度,从而调节搅拌装置的高度,搅拌装置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对机体内部不同高度位置处的混凝土进行搅拌,搅拌装置边搅拌边升降,搅拌更加充分均匀,也可以根据需要混合的物料的特性、混合状态及混凝土量的多少而调整搅拌装置的高度,实现有目的的进行搅拌,搅拌更加彻底。该装置通过喷淋机构的喷淋可以使进料斗处的扬尘降低,避免扬尘飘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质量的下降并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满足环保节能施工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水、沙子、卵石及碎石等天然资源的最大消费者,现在正以每年80亿吨的速度消耗天然骨料,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废旧建筑物将被拆除,产生愈来愈多的建筑垃圾,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必须最大限度的增加对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置而成的新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在配置时需要将混凝土进行搅拌才能将混凝土中的各种物料进行混匀。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在加物料时扬尘较大,造成施工场所粉尘大,不利于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同时也不满足环保的要求,此外,现有的搅拌装置中的搅拌杆是固定的,无法根据需要调整搅拌高度,也无法在搅拌的同时移动搅拌叶片的高度,造成搅拌效果差,混凝土混合不均匀,制造的再生混凝土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的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再生混凝土的搅拌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底部设有搅拌装置,机体上设有进料斗及喷淋机构,喷淋机构位于进料斗的正上方,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动机A、丝杆A、螺母A、拉杆A、丝杆B、拉杆B、螺母B、升降板、导向机构A及导向机构B,所述的电动机A设在机体上,电动机A的输出轴与丝杆A的一端连接,丝杆A的另一端与丝杆B的一端连接,丝杆B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体内壁连接,丝杆B与螺母B通过螺纹连接,螺母B与螺母A的位置相对应,螺母A与丝杆A通过螺纹连接,螺母A与拉杆A的一端铰接,拉杆A的另一端与升降板铰接,升降板与拉杆B的一端铰接,拉杆B的另一端与螺母B铰接,所述的升降板一端与导向机构A连接,升降板的另一端与导向机构B连接,升降板底部设有搅拌装置。
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电动机B、保护壳、转轴、搅拌机构A及搅拌机构B,所述的电动机B设在升降板底部,电动机B的外部设有保护壳,电动机B的输出轴与转轴连接,转轴一侧设有搅拌机构A,转轴的另一侧设有搅拌机构B。
所述的搅拌机构A与搅拌机构B的结构相同,搅拌机构A包括搅拌杆A及搅拌杆B,搅拌杆A与搅拌杆B分别位于转轴的同一侧,搅拌杆A的延长线与搅拌杆B的延长线相交。
所述的搅拌杆A与搅拌杆B上均设有搅拌叶片。
所述的导向机构A与导向机构B的结构相同且导向机构A与导向机构B分别位于机体的两个侧壁上。
所述的导向机构A包括滑块及滑槽,所述的滑槽设在机体侧壁上,滑槽与滑块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滑块与升降板连接。
所述的喷淋机构包括进水管、喷水管、喷头、加水管及电磁阀,所述的加水管一端与机体内腔相连通,加水管的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进水管与喷水管连通,喷水管与喷头连接,喷头位于进料斗的正上方,所述的喷水管与加水管上各设有一个电磁阀。
所述的机体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靠近机体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冈锦华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佛冈锦华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1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