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手部固定装置的助行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1762.3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7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彭川;罗伦;李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1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固定 装置 助行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手部固定装置的助行架,包括两个侧架结构和连接两个侧架结构的固定横杆,所述侧架结构包括倒L形前脚管、后脚管以及横向连接倒L形前脚管和后脚管的支撑杆,所述侧架上端设置有肘托,所述肘托两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所述倒L形前脚管上方设置有手部固定装置,所述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套设在倒L形前脚管的横管上的扶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便于手指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中固定设置有指套,所述扶手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本实用新型对于一侧或双侧手抓握能力不足的患者,提供一种带有手部固定装置的助行架帮助相关的患者提高移动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行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手部固定装置的助行架。
背景技术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大多数患者遗留一定认知功能、平衡功能、手功能和步行功能的障碍,致使他们移动能力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另外,颈段脊髓损伤的患者,也需要合适的抓握能力去使用助行架去,但往往运动功能的丧失也包括患者的手的抓握功能。
合适的辅助器具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步行移动能力,预防跌倒,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但对于一侧或双侧手抓握能力不足的患者,辅助器具的可选择性较少,或者不能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步行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对于一侧或双侧手抓握能力不足的患者,辅助器具的可选择性较少,或者现有的助行器具不能有效地帮助患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手部固定装置的助行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手部固定装置的助行架,包括两个侧架结构和连接两个侧架结构的固定横杆,侧架结构包括倒L形前脚管、后脚管以及横向连接倒L形前脚管和后脚管的支撑杆,侧架上端设置有肘托,肘托两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倒L形前脚管上方设置有手部固定装置,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套设在倒L形前脚管的横管上的扶手,扶手上设置有便于手指放置的凹槽,凹槽中固定设置有指套,扶手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
进一步地,肘托包括用于放置小臂的U型凹槽。
进一步地,第二魔术贴包括分别位于肘托两侧的勾面魔术贴和毛面魔术贴,勾面魔术贴和毛面魔术贴相匹配以用于活动固定使用者的小臂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扶手共设置有5个指套,包括分别在扶手上部设置的4个并排的指套和在扶手下部设置的1个指套,两个扶手上的指套关于助行架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魔术贴包括分别位于扶手上部4个并排的指套两侧的勾面魔术贴和毛面魔术贴,以及位于扶手下部的指套两侧的勾面魔术贴和毛面魔术贴,勾面魔术贴和毛面魔术贴相匹配以用于活动固定使用者的手指部。
进一步地,倒L形前脚管下端设有滑轮。
进一步地,后脚管下端套设有脚垫。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助行架设置手部固定装置,能够让患者在一侧健手的帮助下能将另一侧患手套入指套中固定,防止手从扶手处脱离,尤其适用于抓握能力丧失或者抓握能力较弱的患者,当患者使用助行架步行时,患侧手可以参与支撑身体重量,防止滑脱,也可以将助行架抬离地面向前移动助行架,极大提高了患者的使用步行架的方便程度;
2、本实用新型的助行架设置手部固定装置,手部固定装置中设置便于手指放置的凹槽,凹槽之中固定设置指套,符合人体形态学,患者舒适度高,固定效果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1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联蒸发器的油冷却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子元件切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