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导火孔式煤炭地下气化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0898.2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8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伟;余林;金泽平;余富佳;秦发立;贾荣林;吴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95 | 分类号: | E21B43/295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3536***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导火孔式 煤炭 地下 气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导火孔式煤炭地下气化炉结构,它包括平巷、气化煤层、砖墙、导火孔和螺旋管,螺旋管安装在导火孔中,两个平巷之间的气化煤层中钻设有两个以上等间距的导火孔。将气化炉内的煤层分割为多个独立燃烧和独立排气的单元。使得气化煤层之间的裂隙、空隙变大,加大了煤层的燃烧面,煤层的燃烧更加活跃和充分。每个导火孔都能对其周围的气化煤层进行单独供氧,不会因导火孔供氧范围不足而出现中途熄灭的问题。解决了气化煤层燃烧不充分、中途熄灭和出气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炭地下气化炉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多导火孔式煤炭地下气炉结构。
背景技术
煤炭地下气化开采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井下构建气化炉系统,并在气化炉进行点火试验,将形成火区。通过对设计区域的煤层进行燃烧,燃烧后产生的煤层气通过从地面打通井下的管道在地面进行回收利用。现在的地下煤炭气化开采技术中,使用单个导火孔的布置方式,燃烧的活跃度很低。而且导火孔中的螺旋管供气半径有限,随着煤层燃烧往四周不断扩散,氧气将无法提供到位,煤层会出现燃烧不充分、中途熄灭,出气慢、不连续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了煤炭地下气化的开采量和开采速度,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导火孔式煤炭地下气炉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煤炭气化开采时,出气率低、煤层燃烧不充分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导火孔式煤炭地下气化炉结构,它包括平巷、集气巷、气化煤层、砖墙、排气管、导火孔和螺旋管,两个平巷之间的气化煤层中钻设有导火孔,螺旋管安装在导火孔中,排气管的进气端安装在集气巷内,出气端连接地面的集气管路,两个平巷之间的气化煤层中的导火孔数量有两个以上,且相邻两个导火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相邻两个导火孔之间的间距等于气化煤层的厚度。
每隔30m到50m的距离使用砖墙将平巷进行分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通过在地下煤炭气化开采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多导火孔式煤炭地下气化炉结构,通过在平巷顶部钻设两个以上等间距的导火孔,将气化炉内的煤层分割为多个独立燃烧和独立排气的单元。使得气化煤层之间的裂隙、空隙变大,加大了煤层的燃烧面,煤层的燃烧更加活跃和充分。每个导火孔都能对其周围的气化煤层进行单独供氧,不会因导火孔的供氧范围不够而出现中途熄灭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原来单一导火孔式的气化炉结构煤层燃烧不充分而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导火孔式煤炭地下气化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导火孔式煤炭地下气化炉结构,它包括平巷3、集气巷2、气化煤层1、砖墙4、排气管7、导火孔5和螺旋管6,两个平巷3之间的气化煤层1中钻设有导火孔5,螺旋管6安装在导火孔5中,排气管7的进气端安装在集气巷内,出气端连接地面的集气管路,两个平巷3之间的气化煤层1中的导火孔5有两个以上,且相邻两个导火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为保证每个导火孔5中的螺旋管6的有效供气范围,相邻两个导火孔5之间的间距等于气化煤层1的厚度。
每隔30m到50m的距离使用砖墙4将平巷3进行分隔,以免导火孔5周围的气化煤层1在同时燃烧时对相邻区域的导火孔5造成干扰,使得火势无法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0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式避障割草作业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巷喷刷用风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