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房同步心室按需起搏、除颤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9139.4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0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顾敏;华伟;牛红霞;胡奕然;张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75 | 分类号: | A61N1/375;A61N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白鹤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房 同步 心室 起搏 导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房同步心室按需起搏、除颤导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房同步心室按需起搏、除颤导线,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稳定的心房感知功能。一种用于心房同步心室按需起搏、除颤导线,包括本体,本体为导线,本体的两端分别为头部、尾部,在头部设置有独立的两个电极;本体上设置有环形电极组,环形电极组由独立的四个环形电极组成;在尾部设置有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在第一接头上设置有独立的四个电极,所述四个电极与环形电极组的四个环形电极一一对应、连接;在第二接头上设置有独立的两个电极,第二接头的两个电极与头部的两个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房同步心室按需起搏、除颤导线。
背景技术
心房同步心室按需(以下简称VDD)起搏为房室顺序起搏,亦称为心房跟踪起搏方式。传统单导线VDD起搏器是在一条电极导线上设有四个电极,其中,心房设有二个极,为双极感知,只能感知心房活动信号,但不兼有起搏作用,导线的头端为心室电极(第三、四个电极),兼有感知和起搏作用。它的工作方式是:当心房线路感知心房波后,即触发心室起搏,而当自身心室波被心室线路感知后,心室脉冲发放则受到抑制。单导线VDD起搏器主要用于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房室传导阻滞病人。
同样,VDD型植入性心脏转复除颤器(以下简称ICD)能够感知心房,减少不恰当放电的问题。不恰当放电对于患者有害,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与单腔ICD比较,双腔ICD明显减少不恰当放电,因为双腔ICD能够获取更多的心房信息。然而,仅仅为了诊断而植入双腔ICD并不可取,因为多一根导线带来的风险要高于诊断带来的获益。
无论是VDD起搏器还是VDD除颤器,心房感知功能是该技术的关键。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因每位患者心脏大小存在个体差异,难以保证导线本体环状电极位于理想心房部位。因此,亟需一种VDD起搏或除颤导线,其包含的电极适用于不同个体的心脏,并能够位于理想心房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房同步心室按需起搏、除颤导线,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稳定的心房感知功能。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心房同步心室按需起搏导线,包括本体,本体为导线,本体的两端分别为头部、尾部,在头部设置有独立的两个电极,用于心室起搏和感知;本体上设置有环形电极组,环形电极组由独立的四个环形电极组成,使用时环形电极组位于心房位置,用于心房感知;
在尾部设置有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在第一接头上设置有独立的四个电极,所述四个电极与环形电极组的四个环形电极一一对应、连接;在第二接头上设置有独立的两个电极,第二接头的两个电极与头部的两个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头部的两个电极:一个电极位于头部末端、采用螺旋结构或翼状结构,用于固定心脏,另一个电极位于近末端、为环形电极。
所述环形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环形电极之间留有相同的间距,且间距范围为12mm,且头部末端到环形电极组的中间对称线的距离为140mm或160mm。
所述第一接头上的四个电极:一个电极位于第一接头末端、为柱形电极,其他三个电极依次排列于近末端、均为环形电极,此三个电极之间的间距相同。
所述第二接头上的两个电极:一个电极位于第二接头末端、为柱形电极,另一个电极位于近末端、为环形电极。
所述尾部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与起搏器连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9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塘漂浮循环净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医用胆汁直接回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