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涂料加工使用的废料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8353.8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5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伟恩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8B9/087;B08B9/0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2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料 加工 使用 废料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涂料加工使用的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壳体、翻动腔体、加热管、回收室和控制面板,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设有回收室,且回收室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翻动腔体,并且翻动腔体的内部设有翻动机构,翻动腔体下方的回收室内壁上设有加热管,所述回收室一侧的壳体底部设有动力腔体,且动力腔体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储液室,并且储液室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输液腔体,所述壳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支架,且支架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回收装置使用时的回收效果,避免了回收装置使用时废料出现沉淀与凝结的现象,而且避免了回收装置使用时废料附着于回收室内壁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涂料加工使用的废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涂料是一种工业用材料,其可以通过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轻度、连续的固态薄膜,而涂料在生产过程中,会形成一部分的废料,需对其进行回收处理,因此需使用到相应的回收装置。
目前市面上的回收装置多种多样,但功能性较为单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已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此类回收装置难以对废料进行翻动,导致其溶解效率较低,回收效果一般;
(2)传统的此类回收装置难以对回收室的底部进行推动,废料易出现沉淀凝结的现象,时常困扰着人们;
(3)传统的此类回收装置难以对回收室的内壁进行清理,废料易附着于回收室内壁上,还需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料加工使用的废料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回收装置难以对废料进行翻动、难以对回收室的底部进行推动以及难以对回收室的内壁进行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涂料加工使用的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壳体、翻动腔体、加热管、回收室和控制面板,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设有回收室,且回收室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翻动腔体,并且翻动腔体的内部设有翻动机构,翻动腔体下方的回收室内壁上设有加热管,所述回收室一侧的壳体底部设有动力腔体,且动力腔体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储液室,并且储液室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输液腔体,所述壳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支架,且支架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电机,并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支架一侧的壳体顶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底端延伸至回收室的内部,壳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注液口,注液口的一端延伸至储液室的内部,且壳体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支脚,所述储液室位置处的壳体表面设有可视透窗,且可视透窗一侧的壳体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以及加热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控制面板上方的壳体表面设有温度计量表。
优选的,所述翻动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翻动板、环形齿框、限位槽、限位杆、齿盘、第二转轴以及第二电机,所述翻动腔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环形齿框,且环形齿框两侧的翻动腔体内壁上皆设有限位槽,并且限位槽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外部并与环形齿框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形齿框的两端皆设有翻动板,翻动板的一端延伸至回收室的外部,且环形齿框的内侧设有齿盘,齿盘与环形齿框相互啮合,并且齿盘一侧的翻动腔体内壁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与齿盘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腔体底部的一侧设有气缸,且气缸的一端设有导轴,导轴的一端延伸至回收室的内部,并且导轴远离气缸一端的回收室内部设有推板。
优选的,所述回收室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架体,架体的顶端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并与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架体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清理毛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伟恩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伟恩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83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