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高效的垃圾焚烧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16916.X | 申请日: | 201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2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夏峰;赵鹏程;李青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张学元 |
| 地址: | 03003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高效 垃圾 焚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高效的垃圾焚烧炉,包括底座,底座顶部两侧分别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脱水腔和燃烧腔,脱水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杆以及脱水腔下端过滤板设计,从而在螺旋杆对垃圾推送到存放框内部时,有效将水分从垃圾中挤压出来,并通过出水腔排放到废水腔中,同时当垃圾进入到存放框内部时,可启动第一电机,从而带动存放框在燃烧腔内部旋转,从而通过离心力作用,将存放框中水分通过相邻的两个金属杆之间甩出,从而完成垃圾二次快速脱水,然后可启动燃烧器对垃圾进行粉碎,有效提高垃圾燃烧效率,更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炉是焚烧处理垃圾的设备,垃圾在炉膛内燃烧,传统的垃圾焚烧炉,在垃圾处理时,垃圾中容易残留大量水分,从而给燃烧器焚烧带来难度,使垃圾焚烧时间过久,且焚烧不彻底的情况,且传统的粉碎炉在垃圾焚烧时,缺乏有效垃圾翻动措施,从而导致垃圾出现局部堆积,而影响垃圾焚烧效果,存在改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保高效的垃圾焚烧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高效的垃圾焚烧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高效的垃圾焚烧炉,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分别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脱水腔和燃烧腔,所述脱水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脱水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螺旋杆的一端贯穿至脱水腔的一侧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所述螺旋杆的下端位于脱水腔的底部贯穿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下端设有出水腔,所述燃烧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存放框,所述存放框四周由若干金属杆环形等距排列而成,所述存放框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脱水腔的一端导通相连,且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脱水腔一端和存放框一端转动相连,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燃烧腔一侧内壁与存放框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燃烧腔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燃烧腔的顶端设有燃烧器,所述燃烧腔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燃烧腔的顶端设有燃烧器,所述燃烧腔的下端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金属杆的外部均等排列有若干倒钩。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出水腔的下端和出料口的下端设有废水腔,所述废水腔的一侧设有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内部贯穿有若干排水孔,所述燃烧腔的顶部一端设有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燃烧器一侧位于燃烧腔的顶端设有出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杆以及脱水腔下端过滤板设计,从而在螺旋杆对垃圾推送到存放框内部时,有效将水分从垃圾中挤压出来,并通过出水腔排放到废水腔中,同时当垃圾进入到存放框内部时,可启动第一电机,从而带动存放框在燃烧腔内部旋转,从而通过离心力作用,将存放框中水分通过相邻的两个金属杆之间甩出,从而完成垃圾二次快速脱水,然后可启动燃烧器对垃圾进行粉碎,有效提高垃圾燃烧效率,更实用。
2、本实用新型废水腔设计,方便对燃烧腔和脱水腔排放的废水进行收集处理排放,简单实用,倒钩设置,方便对残留存放框和燃烧腔内壁之间的垃圾进行钩取,从而防止垃圾燃烧不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脱水腔;3、燃烧腔;4、连接管;5、轴承;6、存放框;7、驱动轴;8、第一电机;9、支架;10、出料口;11、废水腔;12、出水腔;13、过滤板;14、排水口;15、螺旋杆;16、第二电机;17、燃烧器;18、出气口;19、金属杆;20、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69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离型膜生产的绕卷装置
- 下一篇:隐形眼镜增氧清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