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合一中高压移动扁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6879.2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0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肖尚玉;吴词玉;王飞;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怡和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8 | 分类号: | H01B7/08;H01B7/00;H01B7/17;H01B9/02;H01B11/22;H01B7/18;H01B7/28;H01B7/29;H01B7/02;H01B3/28 |
代理公司: | 32243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缆芯 控制线芯 信号缆芯 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 内半导电层 外半导电层 导体 光纤 模拟信号 控制信号电缆 数字信号传递 第二屏蔽层 第一屏蔽层 工作效率高 移动扁电缆 并列设置 动力电缆 动力电能 光纤表面 光纤结合 数字信号 转接 绝缘套 三合一 外护套 中高压 等距 绞合 缠绕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合一中高压移动扁电缆,包括动力缆芯和信号缆芯,所述动力缆芯中间设有导体,导体外侧设有内半导电层,内半导电层外侧设有绝缘层,绝缘层外侧设有外半导电层,外半导电层外侧设有第一屏蔽层;所述信号缆芯中间设有控制线芯和光纤,控制线芯和光纤表面都设有绝缘套,控制线芯绞合缠绕在光纤上,控制线芯和光纤外侧设有第二屏蔽层,动力缆芯和信号缆芯等距并列设置,动力缆芯设有不止一个,动力缆芯和信号缆芯外侧设有外护套。本实用新型由动力电缆、控制信号电缆、光纤结合在一起,动力电能、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同时转接并传递,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传递精度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合一中高压移动扁电缆。
背景技术
在堆取料机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动力电缆、控制电缆、光缆三种电缆,三种单独的电缆占用空间较大,并且由于部分单个电缆不具备一定的耐扭曲特性,经常出现使用较短的时间就由于电缆连续移动弯曲而发生电缆短路或断路等现象,造成机械罢工和较大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就变得很重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合一中高压移动扁电缆,通过将动力电缆、控制信号电缆、光纤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占地空间大和容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合一中高压移动扁电缆,包括动力缆芯和信号缆芯,所述动力缆芯中间设有导体,导体外侧设有内半导电层,内半导电层外侧设有绝缘层,绝缘层外侧设有外半导电层,外半导电层外侧设有第一屏蔽层;所述信号缆芯中间设有控制线芯和光纤,控制线芯和光纤表面都设有绝缘套,控制线芯绞合缠绕在光纤上,控制线芯和光纤外侧设有第二屏蔽层,动力缆芯和信号缆芯等距并列设置,动力缆芯设有不止一个,动力缆芯和信号缆芯外侧设有外护套。
进一步改进在于:导体采用无氧铜丝。
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两侧都设有隔层,隔层采用聚酯薄膜,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采用镀锡铜线和聚酰胺纱同心混合编织构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绝缘层和绝缘套都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材料。
进一步改进在于:外护套采用耐寒丁腈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动力电缆、信号电缆、光纤结合在一起,节省了电缆占地空间,使电缆使用更加方便;通过设置内半导电层和外半导电层,提高了动力输出的效率,提高工作效率;设置屏蔽层,减少了信号传送过程中受到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动力缆芯,2-信号缆芯,3-导体,4-内半导电层,5-绝缘层,6-外半导电层,7-第一屏蔽层,8-控制线芯,9-光纤,10-绝缘套,11-第二屏蔽层,12-外护套,13-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合一中高压移动扁电缆,包括动力缆芯1和信号缆芯2,所述动力缆芯1中间设有导体3,导体3外侧设有内半导电层4,内半导电层4外侧设有绝缘层5,绝缘层5外侧设有外半导电层6,外半导电层6外侧设有第一屏蔽层7;所述信号缆芯2中间设有控制线芯8和光纤9,控制线芯8和光纤9表面都设有绝缘套10,控制线芯8绞合缠绕在光纤9上,控制线芯8和光纤9外侧设有第二屏蔽层11,动力缆芯1和信号缆芯2等距并列设置,动力缆芯1设有不止一个,动力缆芯1和信号缆芯2外侧设有外护套12。导体3采用无氧铜丝。第一屏蔽层7和第二屏蔽层11两侧都设有隔层13,隔层13采用聚酯薄膜,第一屏蔽层7和第二屏蔽层11采用镀锡铜线和聚酰胺纱同心混合编织构成。绝缘层5和绝缘套10都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外护套12采用耐寒丁腈材料。
通过将动力缆芯1、信号缆芯2、光纤9结合在一起,节省了电缆占地空间,使电缆使用更加方便;通过设置内半导电层4和外半导电层6,提高了动力输出的效率,提高工作效率;第一屏蔽层7和第二屏蔽层8采用镀锡铜线和聚酰胺纱同心混合编织结构,减少了信号传送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外护套12采用耐寒丁腈材料,提高电缆的耐磨性,耐高温性;绝缘层5和绝缘套10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材料,更好的对电缆进行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怡和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怡和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6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