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科手术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6449.0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7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鑫 |
主分类号: | A61B17/068 | 分类号: | A61B17/068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255438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外科手术 吻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外科手术吻合器,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吻合器结构不能进行调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操作杆和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按钮,所述操作杆的两侧均开设有缓冲孔,两个缓冲孔的内部均设有伸缩柱,两个伸缩柱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缓冲孔的一个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伸缩柱位于缓冲孔内部一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操作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的吻合器结构不能进行调整的问题,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外科手术吻合器。
背景技术
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缝合的设备,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钛钉对组织进行离断或吻合,类似于订书机。现有技术中的吻合器种类多种多样,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吻合器大多结构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来进行调整,因此有时候会影响到医生使用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外科手术吻合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吻合器结构不能进行调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外科手术吻合器,包括操作杆和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按钮,所述操作杆的两侧均开设有缓冲孔,两个缓冲孔的内部均设有伸缩柱,两个伸缩柱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缓冲孔的一个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伸缩柱位于缓冲孔内部一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限位块,两个第一限位块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限位槽的内部,所述手柄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内侧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限位孔的内壁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伸缩柱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孔的内部,且两个伸缩柱位于两个限位孔内部的一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限位槽的内部,两个限位孔远离伸缩柱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孔,两个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设有调节柱,两个调节柱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连接孔延伸至两个连接板的外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孔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弹簧孔,两个弹簧孔的内部均设有卡块,两个卡块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孔的一个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柱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多个滑槽,两个卡块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的内部,滑槽与第二限位槽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卡块位于滑槽内部的一端为等腰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簧孔和卡块均为矩形结构,且卡块的外壁与弹簧孔的侧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与手柄的连接处固定有连接套,连接套位于两个连接板的外部,两个调节柱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套的外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调节柱位于连接套外部的一端均固定有压板。
本实用新型中:
1、通过连接板、调节柱、连接孔、限位孔、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块、伸缩柱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达到方便调节手柄与操作杆之间角度的问题,从而适应不同使用者的操作习惯;
2、通过弹簧孔、卡块、第二弹簧和滑槽之间的配合,方便使用者对手柄转动的角度进行把控,从而方便快速的将第二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槽对准。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操作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的吻合器结构不能进行调整的问题,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鑫,未经杨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6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管状物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落地式蚊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