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梭式双工位自控滚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6392.4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2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乔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创新远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46 | 分类号: | B29C41/46;B29B1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协众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0 | 代理人: | 刘斌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辰区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梭 双工 自控 滚塑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塑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穿梭式双工位自控滚塑机,包括固定架、烘箱、密封门、固定座、回气管、输气管、燃烧室、鼓风机和燃烧机,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余热回收箱,烘箱的左侧固定连通有余热回收机构,烘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通风管,通风管内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与烘箱左侧固定连通的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第一进气管远离烘箱的一端与第一风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将烘箱内对塑料原料加热后的热量进行回收和利用,减少了能源损耗,且能够方便快速的对成型后的塑料制品进行冷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梭式双工位自控滚塑机。
背景技术
滚塑成型又称旋塑、旋转成型、旋转模塑、旋转铸塑、回转成型等。滚塑成型工艺是先将塑料原料加入模具中,然后模具沿两垂直轴不断旋转并使之加热,使模内的塑料原料在重力和热能的作用下,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面上,成型为所需要的形状,再经冷却定型、脱模,最后获得制品。
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596969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穿梭式双工位自控滚塑机,包括固定架、烘箱、密封门、固定座、回气管、输气管、燃烧室、鼓风机和燃烧机。上述专利中的一种穿梭式双工位自控滚塑机存在以下不足:该专利中,在通过使用烘箱对塑料原料进行加热时,因烘箱内存有大量热量,在对塑料原料进行加热过后,无法有效的对烘箱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和利用,从而导致热量散发,增加了能源的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通过使用烘箱对塑料原料进行加热时,因烘箱内存有大量热量,在对塑料原料进行加热过后,无法有效的对烘箱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和利用,从而导致热量散发,增加了能源损耗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穿梭式双工位自控滚塑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梭式双工位自控滚塑机,包括固定架、烘箱、密封门、固定座、回气管、输气管、燃烧室、鼓风机和燃烧机,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余热回收箱,所述烘箱的左侧固定连通有余热回收机构,所述烘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
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与烘箱左侧固定连通的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进气管远离烘箱的一端与第一风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远离第一风机的一端与余热回收箱的左侧固定连通,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气泵的一端与烘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出气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进气管相对应的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热棉。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与通风管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风机,所述通风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三电磁阀,所述通风管远离烘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广口罩。
优选的,所述广口罩远离通风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梭式双工位自控滚塑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穿梭式双工位自控滚塑机,通过设置有余热回收机构,能够方便将烘箱内对塑料原料加热后的热量进行回收和利用,减少了能源损耗。
2、该穿梭式双工位自控滚塑机,通过设置有冷却机构,能够方便快速的对成型后的塑料制品进行冷却。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将烘箱内对塑料原料加热后的热量进行回收和利用,减少了能源损耗,且能够方便快速的对成型后的塑料制品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创新远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创新远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63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绒框画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气囊压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