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16349.8 | 申请日: | 201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0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8/04007;H01M8/04029 | 
| 代理公司: | 43214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隽;吴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钒电池 冷却液腔 冷却管 冷却液 放置腔 本实用新型 热量吸收 微型水泵 转轴转动 壳体 进气口 吸热 半圆柱型 壳体内部 空气流通 散热装置 外界空气 出气口 回流管 热空气 阻水板 散热 传导 底端 排出 扇叶 转轴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冷却液腔二,所述冷却液腔二上方的壳体内部设置有冷却液腔一。本实用新型启动微型水泵,微型水泵将冷却液腔一内部的冷却液导入冷却液腔二内部,进而使得冷却液进入冷却管然后通过回流管重新进入冷却液腔一内部,形成循环,冷却管一侧的吸热条与钒电池外侧接触将钒电池上的热量吸收传导至冷却管上,冷却液能将冷却管上的热量吸收,同时在冷却液通过冷却管的半圆柱型凸时,推动转轴上阻水板使得转轴转动,而转轴转动能带动扇叶转动将钒电池放置腔的热空气从出气口排出,进而使得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钒电池放置腔促进钒电池放置腔的空气流通,对钒电池进行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电类使用也是多种多样,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清洁能源因发电方式的随机性和间歇性问题,无法维持稳定电压与电网直接连接,目前,全钒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池,由于电池的充放电工作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在使用时由于温度的不稳定或者散热不足出现钒电池内部的温度过高,致使电解液内部的环境变化,影响电解液的正常工作,以致出现电池的非正常工作,影响电池的工作效率及稳定性,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因此,提供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的散热装置,能够提高对钒电池的散热强度,提高电解液内部工作环境的稳定,提高电池充放电以及工作的稳定,延长钒电池的使用寿命,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冷却液腔二,所述冷却液腔二上方的壳体内部设置有冷却液腔一,所述冷却液腔二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盒,且密封盒的内部设置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入端延伸至冷却液腔二内部,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出端延伸至冷却液腔一内部底端,所述冷却液腔一上方的壳体内部设置有钒电池放置腔,所述钒电池放置腔内部四条边的中心位置处皆垂直设置有冷却管,且冷却管底端与冷却液腔一连通,冷却管的顶端延伸至壳体外侧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冷却管的一端延伸至冷却液腔二的内部,所述冷却管的中心处设置有半圆柱型凸出部,且半圆柱型凸出部一侧的壳体侧壁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冷却管内部半圆柱型凸出部位置处的中心垂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弧形阻水板,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出气口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冷却管远离扇叶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吸热条,四个所述冷却管之间的壳体内部放置有钒电池。
优选的,所述钒电池放置腔上方的壳体顶部设置有盖体。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两侧的壳体侧壁开设有进气口。
优选的,所述半圆柱型凸出部的直径与冷却管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长度小于钒电池放置腔的高度。
3.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63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质子膜氢燃料电池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