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环型鳍片的马达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5910.0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1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彭奂森;徐子权;许华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8 | 分类号: | H02K5/18 |
代理公司: | 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英;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型 鳍片 外周面 环型 轴心方向 鳍片组件 本实用新型 弧形路径 框架本体 延伸 马达框架 排列设置 散热效率 鳍片间隔 大框架 第一端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环型鳍片的马达框架,包含一框架本体以及多个环型鳍片组件。框架本体具有一自一第一端沿一轴心方向延伸至一第二端的外周面。多个环型鳍片组件沿轴心方向排列设置于外周面,且每一环型鳍片组件包含一第一弧型鳍片以及一第二弧型鳍片。第一弧型鳍片设置于外周面,沿一垂直于轴心方向的弧形路径延伸。第二弧型鳍片设置于外周面,沿弧形路径延伸,并与第一弧型鳍片间隔设置而形成一缺口。本实用新型的马大框架可有效提升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框架,尤其是指一种具有环型鳍片的马达框架。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的马达框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显示现有技术的马达框架的平面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马达框架PA100包含一框架本体PA1以及多个环型鳍片PA2(图中仅标示一个)。框架本体PA1具有一外周面PA11,多个环型鳍片PA2是分别设置于外周面PA11。
请继续参阅图3与图4,图3为图2的圈A放大示意图;图4是显示在现有技术中,气流经过环型鳍片的平面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务上,当框架本体PA1内装设有马达且运作时,环型鳍片PA2本身的高温与气流的流动之间会形成热传导的平衡,进而在环型鳍片PA2的周围形成一散发热量的温度边界层PABL1与一气流快速通过的流动边界层PABL2。其中,当气流一开始直接接触环型鳍片PA2时,可以有效带走环型鳍片PA2所散发出的热量,但由于环型鳍片PA2整段持续的在散发热量,因此气流通过环型鳍片PA2的后半段时,往往会因为温度边界层PABL1的存在而使得带走环型鳍片PA2的热量有限,造成散热效率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在现有技术中,虽然马达框架设有环型鳍片,因此可以通过自然对流的形成来对马达框架进行散热,但由于环型鳍片与气流之间会形成热边界层,导致气流带走热量的效果会越来越差,进而使整个马达框架的散热效果不彰;缘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环型鳍片的马达框架,可以有效的改善环型鳍片因为热边界层的存在而影响到散热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必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具有环型鳍片的马达框架,包含一框架本体以及多个环型鳍片组件。框架本体具有一自一第一端沿一轴心方向延伸至一第二端的外周面。多个环型鳍片组件沿轴心方向排列设置于外周面,且每一环型鳍片组件包含一第一弧型鳍片以及一第二弧型鳍片。第一弧型鳍片设置于外周面,沿一垂直于轴心方向的弧形路径延伸。第二弧型鳍片设置于外周面,沿弧形路径延伸,并与第一弧型鳍片间隔设置而形成一缺口。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第一弧型鳍片与第二弧型鳍片沿一弧型路径延伸。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环型鳍片组件的第一弧型鳍片一体成型地连结于外周面。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环型鳍片组件的第二弧型鳍片一体成型地连结于外周面。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框架本体具有一中空筒体部与多个脚座部,中空筒体部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外周面,脚座部连结于中空筒体部。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环型鳍片的马达框架主要是将第一弧型鳍片与第二弧型鳍片间隔设置,因此当气流通过第二弧型鳍片而前往第一弧型鳍片时,会因为间隔设置所形成的缺口而破坏了第二弧型鳍片所形成的热边界层,藉以使得气流会重新在第一弧型鳍片上形成新的热边界层,有效的提升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的马达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显示现有技术的马达框架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圈A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5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水泵电机上下导瓦防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油钻井机高效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