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中医皮肤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5752.9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5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管延美;石孟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延美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王于海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中医 皮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中医皮肤针,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中部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上方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手柄中部上方固定安装有数据显示屏,所述手柄中部下方固定安装有灯泡开关,所述压力传感器数据输出端与数据显示屏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外部均设置有防尘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内腔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压力接口,压力接口连接有电缆,电缆连接到压力传感器,便于感应出施针的深浅,来有效的控制施针力度,避免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且通过显示屏的压力显示可以更好的观测力度,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外部均设置有防尘盖,有效的保护底座不被细菌和灰尘污染,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中医皮肤针。
背景技术
皮肤针刺法是中医治疗头痛、口、眼歪斜、眩晕等疾病的常用方法,皮肤针刺的常用工具是皮肤针,临床上所使用的皮肤针外形似锤,上面嵌着不锈钢短针,使用时,用不锈钢短针去叩击皮肤,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以治疗疾病现有的皮肤针需要更换针头拆装十分不方便,且使用者对力度的掌控不到位会带来治疗上不必要的风险,影响工作人员的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中医皮肤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中医皮肤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中医皮肤针,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中部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上方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手柄中部上方固定安装有数据显示屏,所述手柄中部下方固定安装有灯泡开关,所述手柄左侧内腔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手柄左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内腔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压力接口,所述压力接口连接有电缆,所述电缆连接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接口信号输出端与压力传感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数据输出端与数据显示屏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外部均设置有防尘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针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内腔均固定安装有小灯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柄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数据屏、压力传感器和小灯泡与电池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内腔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压力接口,压力接口连接有电缆,电缆连接到压力传感器,便于感应出施针的深浅,来有效的控制施针力度,避免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且通过显示屏的压力显示可以更好的观测力度,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外部均设置有防尘盖,有效的保护底座不被细菌和灰尘污染。
2.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针头,便于用不同的针头实施治疗,避免带来更换的麻烦,提高治疗效率。
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内腔均固定安装有小灯泡,便于在光亮不足的时候来实施治疗,且方便医生观察找准施针位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中医皮肤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中医皮肤针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延美,未经管延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5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