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的纵向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4104.1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6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友波;孙春耕;王思平;母志俊;权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浩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E04D3/368;E04D13/04;H02S20/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一体化 屋顶 纵向 连接 结构 | ||
1.一种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的纵向连接结构,包括铺设的若干个光伏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光伏组件(1)的纵向连接缝处设有纵向连接结构,所述纵向连接结构包括纵向排水槽(2),所述纵向排水槽(2)固定设置在屋顶檩条上,所述纵向排水槽(2)上方设有压条(4),所述压条(4)通过螺栓(7)与纵向排水槽(2)连接,并通过螺栓(7)连接将光伏组件(1)的边部压设在纵向排水槽(2)的槽边上;所述螺栓(7)包括螺栓头(71)和螺栓杆(72),所述螺栓头(71)固定设置在纵向排水槽(2)的两槽璧上,所述螺栓杆(72)向上贯穿压条(4),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压条(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的纵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槽(2)的两槽璧上设有位于同一高度的两第一平台(26),所述两第一平台(26)上方设有位于同一高度的两第二平台(27),所述两第一平台(26)和两第二平台(27)共同形成用于卡接螺栓(7)头的空腔;所述两第一平台(26)之间、两第二平台(27)之间均存在间隙,使由纵向连接缝流入的雨水进入纵向排水槽(2)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的纵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槽(2)的两槽璧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分水槽(22)和第二分水槽(24),所述分水槽与横向排水槽(3)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的纵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槽(2)槽内两槽璧之间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加强板(23),所述加强板(23)跨设在纵向排水槽(2)两槽璧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的纵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槽(2)的槽璧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三个拼接孔(21),且其多个拼接孔(21)构成一个平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的纵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4)与光伏组件(1)边部之间设有第一橡胶条(5)进行密封;所述第一橡胶条(5)横向方向的一侧设有滴檐(51),所述滴檐(51)沿第一橡胶条(5)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滴檐(51)倾斜向下设置,将雨水导入纵向排水槽(2)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的纵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条(5)的上表面沿其长度设有第一凸起(52),所述压条(4)底部设有第一凹槽(41),所述第一凸起(52)配合嵌设在第一凹槽(41)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的纵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1)边部与纵向排水槽(2)槽边之间设有第二橡胶条(6)进行密封;所述第二橡胶条(6)横向方向的一侧设有滴檐(51),所述滴檐(51)沿第二橡胶条(6)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滴檐(51)倾斜向下设置,将雨水导入纵向排水槽(2)内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的纵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条(6)的下表面沿其长度设有第二凸起(62),所述纵向排水槽(2)槽边设有第二凹槽(25),所述第二凸起(62)配合嵌设在第二凹槽(2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浩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浩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41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
- 下一篇:废酸蒸发器的冷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