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密封装置的外机走线结构及空调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12314.7 | 申请日: | 201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3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龙;孙臣见;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00 | 分类号: | F24F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荟英捷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6 | 代理人: | 刘丹丹 |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装置 外机走线 结构 空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密封装置的外机走线结构及空调,其中带密封装置的外机走线结构,包括压缩机线,所述压缩机线包括第一压缩机线和第二压缩机线,所述第一压缩机线穿过过线结构与所述密封装置内的电器元件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线与压缩机电容连接,所述密封装置和所述压缩机电容与所述压缩机分别固定于电器架的两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密封装置的外机走线结构及空调。
背景技术
现今的空调器产品为了节能环保的考虑,越来越多的使用了R32及R290冷媒,此类制冷剂属于环境友好型产品,对大气臭氧层不会造成危害,但此类制冷剂属卤代烃类,在一定浓度下遇到火花会有点燃甚至爆炸的危险。使用此类制冷剂的空调器外机若发生冷媒泄露并在电器件附近聚积达到一定浓度,此时外机强电元器件若发生打火现象便会点燃冷媒,造成火灾等危害。
因此空调器内主要电元器件需要使用电器盒等密封装置进行密封,使其与外界隔离,从而即使产生电火花也不会引燃偶然泄露的冷媒,从而保证空调的安全性能。
当密封装置采用对插式转接,则在走线的过程中,压缩机线经过插片式转接,强电端子裸露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且现有布局走线全部集中在元器件和电容上方,容易接触到插片,容易造成安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密封装置的外机走线结构,其包括压缩机线,所述压缩机线包括第一压缩机线和第二压缩机线,所述第一压缩机线穿过过线结构与所述密封装置内的电器元件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线与压缩机电容连接,所述密封装置和所述压缩机电容与所述压缩机分别固定于电器架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缩机线无需插片转接,不会出现强电端子裸露等造成的安全隐患,作为强电线的第一压缩机线可直接接入交流接触器,提升安全性能。将密封装置和压缩机电容与压缩机通过电器架分开,使连接线大部分至于电器架的下侧,进而远离压缩机电容和密封装置,进一步减少安全隐患。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电容与所述密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50-60mm。该间距既能保证走线和元器件的安全,又能方便压缩机线的走线。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电容与所述密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54-56mm。该间距的效果最优。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线外设有压缩机线护套。该种结构,压缩机线护套不但能够对压缩机线进行保护,降低压缩机线与其它电源线等接触的几率,提高整机安全,还能方便压缩机线在空调中的走线。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电容和所述密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分布在压缩机线护套固定位置的两侧。该种结构,压缩机线的走线行程较短。
可选的,走线结构包括风机电容线,所述风机电容线一端与风机电容连接,所述风机电容线的另一端穿过过线结构与所述密封装置内的交流接触器连接。该种结构也是能够避免风机电容线通过插片转接,风机电容线直接与密封装置内的电器元件连接,降低安全隐患。
可选的,所述风机电容与所述压缩机电容固定于电器架上的同一侧。该种结构能够有效缩短风机电容线的走线行程。
可选的,所述风机电容固定于压缩机电容和所述密封装置之间。该种结构能够进一步缩短风机电容线的走线行程。且减少风机电容线与压缩机线接触的几率。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电容与所述压缩机线连接的位置、所述风机电容与所述风机电容线连接的位置、所述密封装置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线以及所述风机电容线连接的位置,均在所述电器架的同一侧。该种结构,使压缩机线、风机电容线等整体走线行程较短,结合上述风机电容线的结构,风机电容线的走线行程可缩短至15-2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权上述的走线结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23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