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块式制动内转子曳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2022.3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2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邓轶华;杜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B66D5/14;F16D65/12;F16D65/84;H02K7/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转子 曳引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驱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块式制动内转子曳引机,包括机座、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转轴、曳引轮、块式制动器,所述的机座由前半部分呈外八边形的开口结构与后半部分呈外圆形的托盘结构组成,所述的定子组件安装在机座后半部分的托盘结构的底部,所述的转子组件由前半部的制动盘与后半部分的内转子组成,所述的转子组件套至在转轴上推至机座前半部分的开口结构处,所述的块式制动器设置在机座前半部分的开口结构外侧的壳体上配合内部转子组件上的制动盘使用。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因制动对机座造成的形变大的问题,提升了曳引机安装维护作业的便捷,其结构新颖,稳定性高,耐用性好,有助于推动曳引机制动的技术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驱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块式制动内转子曳引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电梯行业正经历着一个高速发展期,大量高层建筑物的大量兴建,电梯成为高层建筑中上下运送乘客或货物的主要运输设备,人们对电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烈,舒适度是电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曳引机作为电梯的核心部件,其运行平稳性直接影响电梯的舒适度,而曳引机制动盘与制动器的结构对曳引机的平稳性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的对曳引机制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曳引轮与制动盘铸造成一体,安装于转轴上,另一种是将制动盘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曳引轮上,曳引轮安装于转轴上,以上两种结构的制动盘,无论以上哪一种结构都存在更换曳引轮困难,在曳引机工作时,通过安装在曳引机本体上的制动器对制动盘进行紧急制动时会造成机座承受极大应力而产生形变,存在安全制动隐患,且由于曳引机为内部驱动机组的工作,紧急制动会导致形变的曳引机机座表层温度较高,严重影响曳引机内部系统的工作效果。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实用新型CN201521060094.8名称为“一种高稳定曳引机”的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通过设置松闸手柄与匀温散热导块,可以有效降低曳引机壳体因内部驱动机组工作所产生的高温。但该实用新型仅解决了内部部件的高温以及部件控制的问题,并未解决关于曳引机制动造成曳引机机壳形变的问题,且通过增加匀温散热导块仅是对曳引机整体的温度进行均匀的散热,其散热的效果并未得到实质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对曳引机上的部件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稳定性高,耐用性好,能够有些解决曳引机因制动产生机座变形问题的块式制动内转子曳引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块式制动内转子曳引机,包括机座、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转轴、曳引轮、块式制动器,所述的机座由前半部分呈外八边形的开口结构与后半部分呈外圆形的托盘结构组成,所述的转轴设置在机座后半部分的托盘结构中心的圆柱孔上,所述的定子组件安装在机座后半部分的托盘结构的底部,所述的转子组件由前半部的制动盘与后半部分的内转子组成,所述的转子组件套至在转轴上推至机座前半部分的开口结构处,且将转子组件后半部分的内转子推至定子组件内处配合磁钢形成内转子结构,所述的块式制动器设置在机座前半部分的开口结构外侧的壳体上配合内部转子组件上的制动盘使用,所述的曳引轮套至在转轴前端锁紧限位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机座前半部分的开口结构的外端面上安装有一前端盖,所述的机座后半部分的托盘结构的外端面上安装有一后盖板,所述的机座后半部分的托盘结构外壳体的圆环面上安装有与块式制动器成套使用的接线盒,所述的转轴近托盘结构侧的末端安装有编码器。
优选地,所述的机座底部位于开口结构下方设有左右两侧结构对侧的“L”型支撑座,所述的“L”型支撑座的开口端与开口结构外侧的斜面相接形成三角支撑,所述的机座底部两个“L”型支撑座之间位于开口结构下方设有底部散热孔,所述的机座上端部位于开口结构上方设有左右两侧结构对侧的吊环加强筋,所述的机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块式制动器与接线盒的一体安装平台,所述的机座后半部分的托盘结构外壳体的圆环面上设有多条散热筋,所述的托盘结构的端面上设有多个贯穿盘底的平面散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2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