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0500.7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6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瑾颐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40;H01B7/02;H0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2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电缆,其结构包括护套体、端套、套环、密封层、管套、绝缘层、导线、绕接扣,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电缆安装的前提下将绕接扣设在管套表面上,位于接口夹接端上,安装体前后分别设有隔层与卡块,前后分别具有防护与安装支撑作用,两边导接板形成的直线对应线槽,接触时能够增大操作摩擦系数,具有一定的防滑特性,环扣设计成具有贯通缺口的环形结构,底部固定在凹槽内壁上,用于配合外部钩具、线绳的辅助吊接作业,具有活动空隙,能够将电缆一端绕合好并通过吊接置于安装点处,有效避免电缆安装前垂置在地而造成的损坏,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数据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光纤化普及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接入网的用户线仍将以金属缆为主。金属缆主要包括全塑电缆、同轴电缆和数据电缆三种。其中,数据电缆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宽带接入网的传输媒体。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大多电缆在安装前常常置放在地面上,安装地面环境较为复杂,在移动间容易损坏线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电缆,以解决大多电缆在安装前常常置放在地面上,安装地面环境较为复杂,在移动间容易损坏线端结构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数据电缆,其结构包括护套体、端套、套环、密封层、管套、绝缘层、导线、绕接扣,所述套体通口一侧设有相配接的端套,所述管套内腔设有相环接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绕接在导线外壁上,所述导线装设在套体内形成的管式腔体中,所述套体上设有位于前端开口处的套环,所述套环前壁缺口对应活动相接的绕接扣。
进一步地,所述绕接扣包括安装体、隔层、固定块、导接板、卡块、凹槽、环扣,所述安装体表面构成一体式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固定位置不变的环扣,所述隔层装设在固定块前端处,所述导接板设在对应套环内壁缺口的安装体侧壁上,所述安装体装设在管套表面上,前者后壁设有相固接的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套环内层通口处设有密封层。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层覆贴于管套外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端套覆接于套环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安装位于凹槽间隔前侧处。
进一步地,所述导接板表面两侧线槽相间隔且对应凹槽外沿。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对应固定块水平一侧间隔安装。
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电缆,不影响电缆安装的前提下将绕接扣设在管套表面上,位于接口夹接端上,安装体前后分别设有隔层与卡块,前后分别具有防护与安装支撑作用,两边导接板形成的直线对应线槽,接触时能够增大操作摩擦系数,具有一定的防滑特性,环扣设计成具有贯通缺口的环形结构,底部固定在凹槽内壁上,用于配合外部钩具、线绳的辅助吊接作业,具有活动空隙,能够将电缆一端绕合好并通过吊接置于安装点处,有效避免电缆安装前垂置在地而造成的损坏,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绕接扣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环扣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护套体-1、端套-2、套环-3、密封层-4、管套-5、绝缘层-6、导线-7、绕接扣-8、安装体-31、隔层-32、固定块-33、导接板-34、卡块-35、凹槽-36、环扣-3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瑾颐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南安瑾颐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0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