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机的控制下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0449.X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1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亿通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7/00 | 分类号: | B24C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5 | 代理人: | 朱卉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丸 控制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丸机的控制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漏斗和电机,所述下料漏斗的左下方设置有下料道,所述下料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下料漏斗的底端插设有送球管,所述下料漏斗内壁的左侧焊接有第二传动仓,所述下料漏斗内部的底端插设有送料螺杆,所述送料螺杆中心轴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传动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下料道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第三皮带轮中心轴的左端与第四皮带轮中心轴的右端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中送料螺杆对小球下料速度进行控制,转动块则增加了小球的冲击力,减小了下料机构堵料的同时,使小球进入抛丸机前就具有冲击动力,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抛丸机的控制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铁质金属在长时间放置空气当中后,空气中的水会与铁产生反应,使铁的表面生锈,从而降低了铁器的牢固程度和美观性,在钢管生产的行业中,钢管生锈是一个厂家十分重视的问题,通过抛丸机对钢管进行除锈是一个主流的除锈方式,抛丸机的应用十分广泛,现有的抛丸机在小球进入装置之前,需要将小球放置在一个储纳仓内,使小球落入到抛丸机中,在落入抛丸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卡料的现象,影响了抛丸机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抛丸机的控制下料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丸机的控制下料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抛丸机在小球进入装置之前,需要将小球放置在一个储纳仓内,使小球落入到抛丸机中,在落入抛丸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卡料的现象,影响了抛丸机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丸机的控制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漏斗和电机,所述下料漏斗的左下方设置有下料道,所述下料漏斗和下料道的左方设置有第一传动仓,且第一传动仓右侧的顶端与下料漏斗焊接固定,所述第一传动仓右侧的底端与下料道焊接固定,所述下料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转动块,且转动块的右端通过内嵌轴承与下料道内壁相连接,所述下料漏斗的底端插设有送球管,且送球管的另一端插设在转动块的右端,所述下料漏斗内壁的左侧焊接有第二传动仓,所述下料漏斗内部的底端插设有送料螺杆,所述送料螺杆中心轴的顶端穿过第二传动仓内壁延伸至第二传动仓内部,所述送料螺杆中心轴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中心轴的右端通过内嵌轴承与第二传动仓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中心轴的左端延伸至第一传动仓内部与第一皮带轮中心轴的右端焊接固定,所述第一皮带轮中心轴的左端与第一传动仓内壁焊接固定,所述第一传动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且第二皮带轮中心轴的左端通过内嵌轴承与第一传动仓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中心轴的右端延伸至下料道内部与转动块左端的中部焊接固定,所述下料道的顶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驱动轴的左端穿过第一传动仓内壁延伸至第一传动仓内部,所述电机驱动轴的左端与第三皮带轮中心轴的右端焊接固定,所述第三皮带轮中心轴的左端与第四皮带轮中心轴的右端焊接固定,所述第四皮带轮中心轴的左端通过内嵌轴承与第一传动仓内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表面呈环形等距焊接有推片,且推片的数量为六个,所述推片皆呈弧面状。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为右开口中空结构,所述转动块的表面呈环形等距开设有漏口,且漏口的数量为六组。
优选的,所述送球管呈弧形管状,所述送球管的中部通过支撑架与下料道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四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亿通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亿通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04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叉杆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AGM隔板分级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