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材保护膜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0368.X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3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波;张翠;刘继超;侯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06 | 分类号: | B29C63/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孟玉寒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保护膜 缠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材保护膜缠绕装置。包含管材托架、保护膜行走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保护膜行走机构平行安装在所述管材托架一侧,管材搁置在所述管材托架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管材通过固定螺杆锁紧后成为一体;所述驱动机构包含驱动手柄及驱动连接件;所述驱动连接件为空心圆筒结构,筒体利用均匀设置的三根支撑杆支承在轴心上,相邻两根支撑杆间的筒体壁的中间位置处开有螺纹孔,用以连接固定螺杆,驱动手柄与所述轴心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机械化的膜片缠绕设备,将管材的缠绕操作转变成管材的转动,操作简单,缠绕效率高,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材保护膜的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管路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周围环境或管路受到腐蚀,造成管路损坏或徒增管路清洗工作,需对管路中安装的管材进行保护膜的缠绕作业。目前该工作主要操作方法为将管材支撑在支架上,人工围绕管材缠绕保护膜,通常需要二至三人配合操作完成,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弊端,提供一种管材保护膜缠绕装置,仅需一人使管材在管材托架上转动,从而带动保护膜行走机构运动,即可实现保护膜的缠绕操作。
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材保护膜缠绕装置,包含管材托架、保护膜行走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保护膜行走机构平行安装在所述管材托架一侧,管材搁置在所述管材托架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管材通过固定螺杆锁紧后成为一体;所述驱动机构包含驱动手柄及驱动连接件;所述驱动连接件为空心圆筒结构,筒体利用均匀设置的三根支撑杆支承在轴心上,相邻两根支撑杆间的筒体壁的中间位置处开有螺纹孔,用以连接固定螺杆,驱动手柄与所述轴心连接成一体。
上述管材保护膜缠绕装置,所述管材托架包含托架本体、滚动助力球及支腿;所述托架本体为弧形曲板,弧形曲板上密排滚动助力球,所述托架本体支承在支腿上。
上述管材保护膜缠绕装置,所述保护膜行走机构包含保护膜卷筒及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轨道为丝杠,所述保护膜卷筒与所述行走轨道螺纹连接,所述行走轨道下端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内螺纹固定孔。
上述管材保护膜缠绕装置,所述行走轨道通过固定螺丝与行走机构支架顶端连接,所述行走机构支架顶端为‘Y’型结构,所述行走机构支架底部与所述支腿一侧中部固定,二者倾斜安装夹角为30°~80°。
上述管材保护膜缠绕装置,所述驱动手柄为Z形结构。
上述管材保护膜缠绕装置,所述内螺纹固定孔间距为5cm~10cm。
上述管材保护膜缠绕装置,所述管材托架数量不少于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机械化的膜片缠绕设备,通过人力转动管材,当管材旋转时,利用保护膜的运动来带动保护膜卷筒旋转,以均匀输出保护膜。由于保护膜卷筒的转动受行走丝杠螺距的约束,因此,保护膜卷筒的转动和其输出的膜片长度成正相关,从而获得缠绕均匀的管材保护层。本实用新型将管材的缠绕操作转变成管材的转动,操作简单,缠绕效率高,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向示意图;
图3为行走机构支架示意图;
图4为行走机构支架侧向示意图;
图5为行走轨道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0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多边形轮除土机
- 下一篇:一种路缘石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