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9936.4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8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罗水平;李学莉;郭有拓;杨嘉炜;单海文;张倍宁;邓瑞芳;张聃;段厚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30 | 分类号: | B01D46/30;B01D46/4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包括隔音罩、带有流通通道的分隔盘、消音管、第一消音组件和第二消音组件,消音管包含两根且设在分隔盘的两侧,分隔盘内设于隔音罩且将隔音罩分为靠近隔音罩进风口的第一腔室和靠近隔音罩出风口的第一腔室,第一腔室中的第一消音组件有第一消音棉和祛味件,第二腔室中的第二消音组件有第二消音棉和除尘净化件。本实用新型的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由于空气经进风口进入隔音罩,第一腔室的第一消音棉和祛味件对空气降噪祛味,气体经分隔盘进到第二腔室,第二消音棉和除尘净化件对空气进行微生物病菌降解,消音管自始对空气进行消音,处理完毕的洁净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出,整个消音降噪净化处理过程完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生产环境噪声及空气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工厂中,大型机械设备在生产加工或者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过大,大的噪声对长期处于一线在岗职工的听力造成潜在危害,另外,一些食品生产加工厂,由于生产环境、空气卫生洁净度难以达标以及生产的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等原因,将工厂建造于偏远郊区,以减弱对居民生活区和环境空气的污染程度,但此举治标不治本,而且由于空气祛味过滤装置的选材过于简单且廉价,这类装置常常无法对不洁净的空气和噪声进行很好地拦截处理,起不到良好的防护净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其能有效地对空气异物和噪声进行拦截处理,以营造良好的食品加工生产环境。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包括隔音罩、带有流通通道的分隔盘、消音管、第一消音组件和第二消音组件;
所述隔音罩的两端分别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消音管包含两根,且设置在所述分隔盘的两侧,两根所述消音管处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分隔盘设于所述隔音罩内部,将所述隔音罩分成两个腔室,记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为第一腔室,记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为第二腔室;
所述第一消音组件包含第一消音棉和祛味件,所述第二消音组件包含第二消音棉和除尘净化件;
所述第一消音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第二消音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
上述的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中,所述分隔盘为圆盘状蜂窝分隔盘。
上述的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中,两根所述消音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分隔盘两侧的中心,两根所述消音管与所述隔音罩同轴。
上述的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中,所述第一消音棉和所述第二消音棉均为超细玻璃棉。
上述的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中,所述祛味件为活性炭纤维。
上述的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中,所述除尘净化组件为载银活性炭纤维。
上述的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中,所述进风口设有用于收集空气输风装置。
上述的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中,所述隔音罩为圆筒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由于空气经进风口进入隔音罩,在第一腔室中的第一消音棉和祛味件对空气进行初步降噪祛味及吸附有毒有害物质,气体流经分隔盘进入到第二腔室,第二腔室的第二消音棉和除尘净化件对空气进行最后的微生物病菌降解,另外,从进风口到出风口,消音管一直在对空气进行消音,处理完毕的洁净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入环境中,整个消音降噪净化处理过程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祛味除尘净化降噪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9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罐用呼吸器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式玻璃抗冲击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