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9531.0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6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陈明杰;穆永刚;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涛 |
主分类号: | E04G21/28 | 分类号: | E04G2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外露 钢筋 防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包括加热区、筒体、限位区和太阳能发电板;加热区:所述加热区包括底板、底板圆柱塞、热风机、护罩和固定板;筒体:所述筒体设于加热区的上方,筒体包括活塞、活塞圆柱塞、活塞通孔、温湿度传感器、安装板和单向通气阀;限位区:所述限位区设于筒体顶端的上方,限位区包括限位板、限位板通孔和限位板圆柱塞,本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便于拆卸维修,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本装置采用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筒体内的湿度从而控制热风机的启停,实现自动控制,节省了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埋外露钢筋防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尤其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发展较为明显,无论乡镇还是县市,建筑工地随处可见,然而在建设过程中预埋外露钢筋的防锈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预埋外露钢筋的防锈的技术和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包括加热区、筒体、限位区和太阳能发电板;
加热区:所述加热区包括底板、底板圆柱塞、热风机、护罩和固定板,所述底板位于加热区的底部,底板的表面设有三个底板通孔和两个热风机,三个底板通孔的圆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在底板上均匀分布,底板通孔中穿有底板圆柱塞,两个热风机在底板的表面对称分布,两个热风机的外表面均套装有护罩,所述热风机和底板的连接处设有固定板,护罩和底板的连接处亦设有固定板,底板圆柱塞主要用于本装置使用前和使用后,底板圆柱塞塞进底板通孔可以保护本装置的内部结构,热风机主要用于除去装置内部的水分,并且对活塞的向上运动提供动力,护罩可以防止热风机与活塞接触而损坏。
筒体:所述筒体设于加热区的上方,筒体包括活塞、活塞圆柱塞、活塞通孔、两个温湿度传感器、安装板和单向通气阀,活塞位于筒体的内部,活塞的内部穿有三个活塞通孔,三个活塞通孔的圆心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三个活塞通孔中有活塞圆柱塞穿过,活塞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且两个安装板上均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单向通气阀贯穿于筒体上端的侧面,单向通气阀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活塞向上运动而把气体排出筒体,而外界的气体却不能进入筒体,温湿度传感器用来监测筒体内的湿度情况,当湿度过高时热风机会自动启动除去筒体中的水分,当湿度达到不足以是钢筋生锈的标准时,热风机自动停下。
限位区:所述限位区设于筒体顶端的上方,限位区包括限位板、限位板通孔和限位板圆柱塞,限位板设于限位区的底部,且限位板的表面有三个限位板通孔穿过,三个限位板通孔的圆心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三个限位板通孔在限位板的上表面均匀分布,三个限位板通孔内均穿有限位板圆柱塞,限位板主要是用来限定外露钢筋的位置,防止外露钢筋在装置中晃动而损坏装置内的结构。
发电机构:发电机构包括太阳能发电板、蓄电池、逆变器和控制开关组,太阳能发电板设于限位区的上表面,蓄电池和逆变器设于加热区底部的底座内,控制开关组设于加热区的外表面,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输出端电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逆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热风机和温湿度传感器,发电机构用于对温湿度传感器和热风机的供电,太阳能发电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节能环保。
其中,所述限位区和筒体、筒体和加热区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底板通孔和活塞通孔、活塞通孔和限位板通孔的直径相同,且圆心在同一直线上,采用螺纹连接便于拆卸组装存放。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设有夹层,该夹层为保温层,保温层为真空,夹层是为了防止热风机产生的热量流失过快,起到保温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涛,未经张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9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研磨棒
- 下一篇:一种抑菌型环保输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