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机磨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5940.3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4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澄;王清发;郑丽珍;汤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亿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0 | 分类号: | B02C2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机磨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机磨轮,包括磨轮本体,磨轮本体呈球台形状设置,磨轮本体上端面的直径d1和下端面的直径d2均相等,磨轮本体的高h与磨轮本体的球带半径r比值大于等于3/5且小于等于6/5;通过将磨轮本体呈球台形状设置,且磨轮本体上端面的直径d1和下端面的直径d2均相等,由于磨轮本体的球带的圆心位于磨轮本体的中心点,磨轮本体的弧面结构较平缓且圆润,进而实现增大磨轮本体的研磨面、提高研磨精度和研磨率的作用;通过将磨轮本体的高h与磨轮本体的球带半径r比值范围限定在[0.6,1.2]区间,进一步限定磨轮本体的球带的弧度大小,在不影响物料进入研磨的条件下,实现进一步提高研磨精度和研磨率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磨机磨轮。
背景技术
磨机采用冲击、挤压、研磨的原理对物料进行粉碎,通过安装在磨轮架上的磨轮与销轴之间有一定的活动间隙;当磨轮轮架随主轴公转时,磨轮将围绕销轴自转的同时,受离心力的作用甩向磨圈并紧压磨圈内壁,物料通过磨轮与磨圈的间隙时,受到磨轮的冲击、挤压、研磨而粉碎,因此,磨机的磨轮对物料研磨精度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一般磨机采用的传统磨轮1如图1所示,该传统磨轮1靠近磨圈的侧面的纵截面呈半圆弧形设置,其圆心O位于磨轮上端面和下端面边沿连接的中心点,此传统磨轮1虽然便于更多物料的通过,但是,传统磨轮1靠近磨圈的侧面的纵截面与物料的研磨面小,造成物料研磨不充分、研磨精度和研磨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机磨轮,具有研磨面增大、研磨率和研磨精度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磨机磨轮,包括磨轮本体,所述磨轮本体呈球台形状设置,所述磨轮本体上端面的直径d1和下端面的直径d2均相等,所述磨轮本体的高h与所述磨轮本体的球带半径r比值大于等于3/5且小于等于 6/5。
进一步设置:所述磨轮本体的高度h大于等于90mm并小于等于 120mm,所述磨轮本体的球带半径r大于等于100mm并小于等于120mm。
进一步设置:所述磨轮本体的内孔直径d3大于等于100mm并小于等于110mm。
进一步设置:所述磨轮本体为一体浇注成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磨轮比较,通过将磨轮本体呈球台形状设置,且磨轮本体上端面的直径d1和下端面的直径d2均相等,由于磨轮本体的球带的圆心位于磨轮本体的中心点,磨轮本体的弧面结构较平缓且圆润,进而实现增大磨轮本体与物料的研磨面,同时,提高了磨轮本体的研磨精度和研磨率;通过将磨轮本体的高h与磨轮本体的球带半径r比值范围限定在[0.6,1.2]区间,进一步限定磨轮本体的球带的弧度大小,在不影响物料进入研磨的条件下,实现进一步提高研磨精度和研磨率的作用,同时,增强了物料研磨平稳度,减少了磨机的振动,提高了生产出料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传统磨轮;2、磨轮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亿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岩亿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59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划船式的液压推拉健身器
- 下一篇:一种会议椅上的桌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