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冲击钻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5132.7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战;罗伟;辜英忠;仝锋宜;邱俊强;熊燕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柒零叁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16/00 | 分类号: | B25D16/00;B25D17/14;B25D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冲击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冲击钻,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使用冲击钻时要求操作人员佩戴护目镜,护目镜防止冲击钻作业中产生的飞屑对眼部造成伤害,然而一些操作人员因为省能心里,不佩戴护目镜,违规操作,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并且即便佩戴护目镜,操作人员的其他部位仍然有被飞屑击伤的风险;冲击钻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这不仅对当前环境造成了污染,使灰尘飘散,并且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本实用新型在设有钻头的壳体端部设有护罩,并且护罩内设有多个雾化喷头,护罩对钻头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进行遮挡,雾化喷头喷出的雾化水辅助进行防尘。
技术领域
一种工程冲击钻,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冲击钻依靠旋转和冲击来工作。单一的冲击是非常轻微的,但每分钟40000多次的冲击频率可产生连续的力,目前,在工程勘察设计或施工阶段都会用到冲击钻。
使用冲击钻时一般要求操作人员佩戴护目镜,护目镜防止冲击钻作业中产生的飞屑对眼部造成伤害,然而由于管理不严等其他问题,一些操作人员因为省能心里,不佩戴护目镜,违规操作,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并且即便佩戴护目镜,操作人员的其他部位仍然有被飞屑击伤的风险;冲击钻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这不仅对当前环境造成了污染,使灰尘飘散,并且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工程冲击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工程冲击钻,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冲击钻的外壳,所述壳体一端设有钻头,所述壳体设有钻头的端部还设有护罩,所述护罩将钻头包围在内,所述护罩为罩体结构,所述护罩套设在壳体外围,所述护罩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护罩上设有多个雾化喷头,雾化喷头可往护罩内喷雾化水。
进一步的,所述护罩的一端设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为环状结构,所述活动座套设在壳体外围。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座的内壁与壳体外壁接触,所述活动座内壁设有至少一个滑块,所述壳体上对应位置设有相应数量的与滑块配合的滑轨。
进一步的,设有滑轨的壳体部分,其形状为圆柱形,所述活动座的内壁对应为圆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护罩与活动座的连接端为圆形,并且设有螺纹,所述活动座上设有相同直径的圆形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螺纹,所述护罩与活动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护罩为圆台形,所述护罩横截面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活动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护罩由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护罩在钻头所在的面上的投影长度不小于钻头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护罩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渣口,钻头钻探产生的废渣由排渣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活动的护罩对冲击钻的钻头进行包围,使钻头作业中产生的杂物飞屑等都被护罩挡在其构成的密闭空间内,防止了飞屑伤人,护罩内的灰尘被雾化喷头喷出的雾化水捕捉,防止扬尘产生,净化了冲击钻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柒零叁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柒零叁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5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驱动的冲切工装
- 下一篇:转盘式自动粘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