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电机转向控制电路、直流电机及拉幕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05046.6 | 申请日: | 201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3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晨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7/03 | 分类号: | H02P7/03 |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何悦 |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内***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机 转向 控制电路 拉幕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转向控制电路,其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整流模块。而且,第一开关模块用于接通或断开火线与整流模块火线端的连接、零线与整流模块零线端的连接,以及用于接通或断开整流模块输出正极与直流电机第一供电端的连接、整流模块输出负极与直流电机第二供电端的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用于接通或断开火线与整流模块火线端的连接、零线与整流模块零线端的连接;以及用于接通或断开整流模块输出正极与直流电机第二供电端的连接、整流模块输出负极与直流电机第一供电端的连接;同时,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电气互锁。因此,本实用新型只采用一个整流模块,减少了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数量,从而降低了硬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电机转向控制电路,尤其应用于拉幕机的直流电机的换向控制。
背景技术
目前,典型的直流电机转向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由于它的形状酷似字母H,故该电路被称为H桥式驱动电路,H桥式电机驱动电路包括4个三极管和一个电机。要使电机运转,必须导通对角线上的一对三极管。根据不同三极管对的导通情况,电流可能会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流过电机,从而实现对电机转向的控制。但是,如果在应用时一旦采用交流电源来驱动直流电机,则需要在两条用于转向控制的电流通路上各设置一个整流模块,那么,在采用交流电源驱动的应用情形下,现有的直流电机转向控制电路需要更多的电子元器件,使硬件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电子元器件少,硬件成本低的直流电机转向控制电路。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电机转向控制电路,其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整流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开关部件用于接通或断开火线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火线端的连接,以及接通或断开零线与所述整流模块的零线端的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开关部件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正极与所述直流电机的第一供电端的连接,以及接通或断开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负极与所述直流电机的第二供电端的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开关部件用于接通或断开火线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火线端的连接,以及接通或断开零线与所述整流模块的零线端的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开关部件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正极与所述直流电机的第二供电端的连接,以及接通或断开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负极与所述直流电机的第一供电端的连接;而且,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电气互锁。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机转向控制电路中,所述整流模块的火线端与其零线端之间设置有瞬态抑制二极管,从而避免整流模块受浪涌冲击而损坏。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机转向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为四刀双掷继电器。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机转向控制电路中,所述零线的接入线路上设置有过流保护器件,从而避免电路中出现大电流而烧毁电子元器件。
进一步地,所述过流保护器件为可恢复过流保护器件,如PTC热敏电阻,在线路出现大电流而发热时,其电阻增大能够降低电流大小。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机转向控制电路中,所述过流保护器件具有防水帽,从而提高过流保护器件的防水性能。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机转向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共用一条零线;而且,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或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断开与所述整流模块零线端的连接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开关部件用于接通所述零线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零线接入端的连接,或者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开关部件用于接通所述零线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零线接入端的连接。由于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同时导通时,只有第一开关模块或第二开关模块能够通过该零线构成导电回路,从而实现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的电气互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晨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晨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50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料药制备用的真空干燥箱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陶瓷复合中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