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壳内筒压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3901.X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1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许腾;刘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嘉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衡阳雁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1 | 代理人: | 陈纪文 |
地址: | 4213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壳 内筒压装 夹具 | ||
一种机壳内筒压装夹具,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支架,支架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电机外壳的支撑板,支架的上部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活塞杆的一端朝下并连接有一块用于将电机外壳压紧在支撑板上的压板,支架的下部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一端朝上并连接有一块用于放置电机内筒的推板,推板上设有与电机内筒相配合并可卡入电机内筒中的凸台,支撑板的顶面上开设有用于卡入电机外卡的放置槽,支撑板的底面上开设有用于供电机内筒向上通过的通孔,通孔连通放置槽并且通孔的直径小于放置槽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可使机壳的内筒快速、准确的压装到外壳中形成配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机壳内筒压装夹具。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机的结构通常包括有外壳和内筒,外壳的内壁面和内筒的外壁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纹路,装配时,传统的方法是先将外壳进行固定,然后工人通过手动或者电葫芦将内筒搬运到外壳上,再通过压力机构将内筒压至外壳中形成配合,这种装配方式操作复杂,并且由于没有进行较好的装夹定位,使得装配过程存在一定难度,耽误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机壳内筒压装夹具,可使机壳的内筒快速、准确的压装到外壳中形成配合,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壳内筒压装夹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电机外壳的支撑板,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的一端朝下并连接有一块用于将电机外壳压紧在支撑板上的压板,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一端朝上并连接有一块用于放置电机内筒的推板,所述推板上设有与电机内筒相配合并可卡入电机内筒中的凸台,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开设有用于卡入电机外卡的放置槽,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上开设有用于供电机内筒向上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放置槽并且通孔的直径小于放置槽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用于连接支撑板的支撑杆、竖直连接于底板的支架主板、连接于支架主板顶部并用于安装第一气缸的顶板,所述顶板与支架主板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更优选地,所述支架主板的横截面呈“凵”字型,所述支架主板上设有多个减重孔。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工作台的下方。
更优选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腿和柜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进行装配前,先将电机外壳放置在支撑板上并卡入放置槽中,而电机内筒则可放置在推板上并使凸台卡入电机内筒中,然后可启动第一气缸,使压板将电机外壳压紧在支撑板上,再启动第二气缸,可使推板向上推动电机内筒,此时电机内筒可向上穿过通孔并卡入到电机外壳中从而与电机外壳形成配合,整个装配过程快速、准确,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第二气缸和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工作台 1a——支撑腿 1b——柜体
2——支架 2a——底板 2b——支撑杆
2c——支架主板 2d——顶板 2e——加强筋
3a——电机外壳 3b——电机内筒 4——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嘉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嘉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39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