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用的前期反应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3431.7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3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嘉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0 | 分类号: | B01J19/20;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盛君梅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环氧树脂 灌封料 生产 前期 反应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用的前期反应釜设备,包括反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反应器为腔壁带有加热管的圆形腔结构,其顶面带有封板,在此封板上贯穿有左料斗和右料斗,且左料斗和右料斗与反应器的顶部贯穿口处采用陶瓷密封环进行密封处理;使它们或者进入中腔的横式搅拌腔进行搅拌处理,或者使它们进入顶部管腔的高温混合管腔中进行再次混合,为提高最终两物料的混合制备反应质量,本结构的反应器功能结构更加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用的前期反应釜设备。
背景技术
反应釜就是一种壳体腔件,常见的搅拌机机体就是一种反应釜,常见的温控实验反应腔也是一种反应釜,常见的食品类烘焙炉具也是一和反应釜,由此可以看出,所有的反应釜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将外部加入的物品位于反应釜中进行各种反应,以获得新成分或新状态的另种物品,环氧树脂灌封料在混合制备时也需要利用反应釜进行反温度、搅拌反应,使构成环氧树脂灌封料的液体溶液与树脂反应颗粒进行配比反应后实现制备获得。
应用于环氧树脂灌封料制备领域中的现有的反应釜,多为单腔结构共腔壁带有加热管,然而反应环节中位于其腔内的物料“磷系阻燃剂和低分子量双端羟基聚苯醚的混合物料”构成成份较多,因此仅是静态使它们与环氧树脂液态源混合时反应效果并不理想,并且最终出料后的制备反应物如果不达标,并不能进行有效且快速的同步回炉处理,因此本设计针对于环氧树脂混合中的双端羟基聚苯醚与液态环氧树脂混合制备环节,设计出一款具有三工位高效率的反应腔,又同时具有取样,并快速回炉处理的反应腔结构,以提这一环节制备反应过程中的实用性。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用的前期反应釜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用的前期反应釜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应用于环氧树脂灌封料制备领域中的现有的反应釜,多为单腔结构共腔壁带有加热管,然而反应环节中位于其腔内的物料“磷系阻燃剂和低分子量双端羟基聚苯醚的混合物料”构成成份较多,因此仅是静态使它们与环氧树脂液态源混合时反应效果并不理想,并且最终出料后的制备反应物如果不达标,并不能进行有效且快速的同步回炉处理问题。
本实用新型基于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用的前期反应釜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灌封料生产用的前期反应釜设备,包括反应器,左料斗,右料斗,陶瓷密封环,导流管上管,第一搅拌腔,马达,右轴承座,左轴承座,搅拌轴,导流管下管,下料口,第二搅拌腔,流料板,出料管,取样管,回流管,扬升马达,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反应器为腔壁带有加热管的圆形腔结构,其顶面带有封板,在此封板上贯穿有左料斗和右料斗,且左料斗和右料斗与反应器的顶部贯穿口处采用陶瓷密封环进行密封处理;所述左料斗和右料斗的底面之间均贯穿有一根管道,并且两管道向下连接在导流管上管上,此导流管上管与导流管下管为整体管件,它们位于反应器的内腔中,并且构成的整根管件为弯曲状结构;所述反应器的最底侧中间位置安装有方形腔结构且带有双向搅拌轴结构的第二搅拌腔,且此第二搅拌腔内安装有向右倾斜的流料板,此流料板与右侧贯穿进来的出料管实现出料相通,并且在出料管的出料口部位带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上管的外壁套装有加热丝,且此加热丝与反应器内壁填充的加热管一样,与现有加热腔外部的电源来源线路及控制器实现电性控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下管段的中间位置变径处理,命名为第一搅拌腔,且在此第一搅拌腔中通过右轴承座和左轴承座配合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右端与反应器右侧安装的马达实现轴传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腔的工底侧位置留有出料口,且管道继续向下弯曲,并在最底侧设有下料口,此下料口正位于第二搅拌腔的顶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嘉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嘉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34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密封性能的石油工业用活塞
- 下一篇:一种便于锁止挂接的G80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