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电缆绝缘层抗拉、抗压以及耐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2692.7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9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方慧敏;吴亚兰;胡如方;朱稚华;王志伟;陈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N3/12;G01N3/56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8 | 代理人: | 洪松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 绝缘 层抗拉 抗压 以及 耐磨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缆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核电缆绝缘层抗拉、抗压以及耐磨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检测装置包括设于支撑架下方的成像检测组件和依次设于其周边的辅助组件、拉力组件和检压组件,辅助组件包括限位板、复位器和分别设于限位板两端的接触件,限位板与复位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一个接触件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检压组件包括检压盘和接近油缸,接近油缸输出端正对限位板,且检压盘轴接在其输出端上,检压盘周边设有多个按压触头,拉力组件包括气动夹具,气动夹具通过升降部能够竖直活动设置,气动夹具外部设有色调板,色调板旁侧设有颜色识别传感器,支撑架上方设有定位夹具,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对电缆实施抗拉、抗压及耐磨性能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缆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核电缆绝缘层抗拉、抗压以及耐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站电缆作为核电站的重要电气配套产品之一,其使用环境苛刻,安全性要求严格,是性能水平要求高,制造技术难度较大的电线电缆品种。在“安全第一”的核电宗旨指导下,核电站安全问题便尤为重要,世界各国都对核电站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作为核电“血管”和“神经”的电缆线路系统,也是安全的关键要素,电缆线路系统在核电站的正常运行及安全停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已经投产和在建的各大核电站中,仅安全壳外的K3类核级电缆已开始逐步国产化,而严酷环境用(K1类)电缆大部分均依赖进口,按照中国未来核电的建设需求,核级电缆市场前景广阔。在核电行业中,控制电缆注重信号传输的安全性,不仅要求其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还得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压、抗拉以及耐磨性,所以一般核电缆在制备好后,需要从中抽取部分进行对于它的抗压、抗拉以及耐磨性的检测,以便确保制备出的核电缆的质量能够在设定的标准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电缆绝缘层抗拉、抗压以及耐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核电缆绝缘层抗拉、抗压以及耐磨检测装置,包括放卷筒和支撑架,放卷筒轴接在支撑架的顶端,检测装置包括设于支撑架下方的成像检测组件以及依次分布在成像检测组件周边的辅助组件、拉力组件以及检压组件,辅助组件与拉力组件始终对称设置,成像检测组件的旁侧设有用以驱动其竖直活动的动力部,支撑架上安装有控制器,辅助组件包括限位板、复位器以及分别设于限位板两端的接触件,限位板与复位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一个接触件上安装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检压组件包括检压盘和接近油缸,接近油缸的输出端正对限位板,检压盘轴接在接近油缸的输出端上,检压盘的周边设有多个按压触头,拉力组件包括气动夹具、升降部以及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颜色识别传感器,气动夹具呈水平并通过升降部能够竖直活动设置,气动夹具的缸体外部设有色调板,颜色识别传感器安装在色调板旁侧,支撑架的上方设有定位夹具。
进一步地,复位器包括动力气缸和定位台,定位台呈水平与支撑架的下部固定连接,动力气缸搭设在定位台上,动力气缸的活塞轴朝向接近油缸,并且二者的输出方向相向设置,限位板一侧与动力气缸的活塞轴的轴端呈十字型连接,限位板的另一侧对称设有两个呈水平并将其贯穿的复位轴,每个接触件均包括一个接触板,两个接触板分别安装在一个复位轴远离动力气缸的一端,复位轴的另一端设有盘片,该盘片通过缓冲弹簧与限位板弹性连接,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其中一个接触板的外侧,检压组件还包括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与接近油缸的缸体固定连接,按压触头的数量为四个,并且始终有两个按压触头分别与一个接触板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接近油缸的输出端上安装有U型块,U型块的开口面正对动力气缸,检压盘铰接在U型块的开口内,所有按压触头依次绕检压盘的周向等夹角分布在检压盘的周边,所有按压触头均与U型块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接近油缸的缸体背部设有旋转支架,旋转支架内轴接有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旋转盘,接近油缸的缸体与旋转盘固定连接,旋转气缸设于旋转支架外侧,并且其输出端与旋转盘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2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能式保险杠
- 下一篇:一种眼镜片精磨用砂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