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用急救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2525.2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2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谭杜勋;谭新宇;罗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0;A61G1/013;A6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9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 急救 担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用急救担架,包括担架板和可调节支撑装置,两个可调节支撑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担架板的下侧面的左边和右边;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前直板、后直板、前轮、后轮和定位装置,前直板和后直板呈X状设置,前直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担架板的前段可转动连接,后轮与前直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后直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担架板的后段可转动连接,前轮与后直板的下端固定链接,定位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前直板和后直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用急救担架通过定位装置调节前直板和后直板的相等位置,从而可以将担架变换为担架车,使其在转移时,可以通过推动担架车将病人进行转移,可以有效的避免颠簸和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用急救担架。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急救单架一般均仅为传统的单架结构,其需要两个人前后抬着担架才能够进行移动,在进行病人转移时,如果转移距离较长,可能使医护人员因为抬担架使用较多的精力,从而耽误了救治工作;同时因为人抬着担架,可能导致在转移的过程中出现颠簸的情况,可能进一步加深病人的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急诊用急救担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急诊用急救担架,包括担架板和可调节支撑装置,两个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担架板的下侧面的左边和右边;
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前直板、后直板、前轮、后轮和定位装置,所述前直板和所述后直板呈X状设置,所述前直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担架板的前段可转动连接,所述后轮与所述前直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后直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担架板的后段可转动连接,所述前轮与所述后直板的下端固定链接,所述定位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直板和所述后直板连接。
具体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和定位夹具,两个所述定位夹具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杆的两端;
所述定位夹具包括定位轴、固定定位片和可移动定位片,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轴的内端固定链接,两个所述固定定位片分别在所述定位轴上,所述可移动定位片通过螺纹与所述定位轴螺纹连接;
所述前直板和所述后直板上局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轴穿过所述定位槽,且所述固定定位片和所述移动定位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前直板/所述后直板的两侧,并通过所述移动定位片的紧固力夹紧。
具体地,所述定位槽包括长槽和矩形齿槽,多个所述矩形齿槽设置在所述定位槽的一个槽边上,所述矩形齿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定位轴的半径,所述长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定位轴的直径。
具体地,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前直板和所述后直板之间,两个所述固定定位片分别位于所述前直板/所述后直板的内侧,所述定位杆为减震弹簧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用急救担架通过定位装置调节前直板和后直板的相等位置,从而可以将担架变换为担架车,使其在转移时,可以通过推动担架车将病人进行转移,可以有效的避免颠簸和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急诊用急救担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用急救担架,包括担架板1和可调节支撑装置,两个可调节支撑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担架板1的下侧面的左边和右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2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科用的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