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01098.6 | 申请日: | 2019-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8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宋吉翔;杨瑞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吉翔 |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监测 装置 | ||
一种输液监测装置,包括电源、电源开关、讯响器、电源插头,还具有一次性使用的探测头、探测电路,探测电路、讯响器、电源、电源开关安装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安装在元件盒内并和电源插头经导线连接,探测头包括筒型内部中空、上下两端中部各有一只连接管的壳体,壳体内部一侧上下两端各有一只金属铜杆,和输液袋下端连接的输液管下端插在壳体上端连接管外侧,另一段和输液针连接的输液管上端插在壳体下端连接管外侧。本新型输液中,输液管内因空气产生气泡从其下端的输液管进入探测头的壳体内后,讯响器会发出较大声音,给予护士、病人及家属提示,这样在气泡刚产生时,护士或家属就能及时操作将气泡排出,防止气泡对病人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输液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由于效果好,能加快病情的恢复,因此在临床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实际情况下输液中,输液袋内会因各种原因混入空气产生气泡,气泡进入输液管内后不但会造成液体流动受阻,产生回血现象,而且,这些气泡会进入患者血管内,对病人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极易引发医患纠纷。
因此,在临床中值班护士或病人亲属需要随时观察输液袋情况,输液管内产生气泡后,值班护士通过将气泡排出,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进行。由于护士工作量大、工作繁琐,因此实际情况下不可能实时针对某一个病人长时间值守,而亲属及病人自己受到经验不足,以及大意影响,也不可能掌握气泡的生成情况。基于上述,提供一种能实时检测输液袋的输液管内气泡产生情况的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输液袋输液中无法在气泡产生时给予护士、病人及家属提示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能方便安装,使用成本低,在输液中能实时检测输液管内液体情况,当产生气泡时,能第一时间通过讯响器发声给予护士、病人及家属提示,由此在气泡刚产生时,护士或家属就能操作将气泡排出,防止气泡对病人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输液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监测装置,包括电源、电源开关、讯响器、电源插头,电源插头包括塑料外壳和外壳内两只金属插管,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次性使用的探测头、探测电路,探测电路、讯响器、电源、电源开关安装在元件盒内,元件盒的上端中部有一个塑料挂环,探测头包括内部中空、上下两端中部各有一只连接管的壳体,壳体内部一侧上下两端各有一只金属铜杆,两只铜杆的一侧位于壳体右端外,输液管分为两段,和输液袋下端连接的输液管下端插在壳体上端连接管外侧,另一段和输液针连接的输液管上端插在壳体下端连接管外侧,电源插头位于元件盒外,电源插头和两只铜杆连接在一起,元件盒和输液袋一起钩挂在输液挂钩下,电源插头的两只插管分别和电源正极、探测电路信号输入端经导线连接,电源正极经电源开关和探测电路、讯响器正极电源输入端经导线连接,探测电路负极电源输出端和讯响器负极电源输入端经导线连接,电源负极和探测电路负极电源输入端经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头塑料壳体的外径比输液管直径大。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头塑料壳体内部两只金属铜杆彼此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是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讯响器是蜂鸣器。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电路包括电阻、NPN三极管,其间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第一只电阻一端和第一只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只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二只NPN三极管基极、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两只NPN三极管发射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吉翔,未经宋吉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1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件液铸工装
- 下一篇:一种提高混合料温度降低燃料消耗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