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材转动式打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0637.4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4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合昌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22 | 分类号: | B24B5/22;B24B5/307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苏张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转动 打磨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转动式打磨平台,包括支架、夹持主轮、夹持次轮和驱动电机,支架为方形框架,夹持主轮的主轮轴和夹持次轮的次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架设于支架上方两侧,夹持主轮和夹持次轮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层,夹持主轮和夹持次轮间存在间隙,驱动电机设置于支架上,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驱动主轮轴带动夹持主轮旋转,结构简单,能够自动驱动圆管绕轴心转动的打磨平台,无需操作磨轮转动,提高打磨的安全性,并能够保证打磨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转动式打磨平台。
背景技术
管材就是用于做管件的材料。不同的管件要用不同的管材,管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件的质量,因此为了防锈,管材的表面一般都需要抛光和刷漆。
传统的抛光方法是人工用磨轮绕着圆管打磨抛光,一方面管材在进行表面打磨时,缺乏易操作的安置平台,普通的平台在安置管材时存在稳定系差的问题,缺乏解决稳定支撑以保证加工稳定性以及自由转动以活动调节加工位置的组件;另一方面,在打磨加工过程中,还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快速转动的磨轮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操作非常不方便,使得现有的打磨加工装置在加工时缺乏风险规避,而且难以保证圆管各个位置抛光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自动驱动圆管绕轴心转动的打磨平台,无需操作磨轮转动,提高打磨的安全性,并能够保证打磨均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材转动式打磨平台,包括支架、夹持主轮、夹持次轮和驱动电机,所述支架为方形框架,所述夹持主轮的主轮轴和夹持次轮的次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架设于所述支架上方两侧,所述夹持主轮和夹持次轮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层,所述夹持主轮和夹持次轮间存在间隙,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驱动所述主轮轴带动夹持主轮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主轮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朝向所述夹持次轮的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方的一侧设置有双向丝杆,所述支架上方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轴承座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板与所述双向丝杆和第一滑轨连接,所述夹持主轮和夹持次轮分别位于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滑轨,电机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电机连接板同与其对应的轴承连接板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连接板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主轮的防滑层厚度小于所述夹持次轮的防滑层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夹持主轮下方的支架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为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主轮和夹持次轮间的距离小于管材的直径且大于管材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材转动式打磨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驱动圆管绕轴心转动的打磨平台,无需操作磨轮转动,提高打磨的安全性,并能够保证打磨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合昌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合昌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06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